閱讀歷史 |

第528章 海參崴和廟街 (第2/4頁)

加入書籤

港口在統領秦譜的經營下,已經成為一處繁榮的商貿港。

在釜山港稍作休整。

船隊沿著海岸線繼續向東北方向前進。

在東北陸地和倭奴國之間,有一片海域。

宇文衍在初始海圖上標註的名稱是為——漢海。

在他看來,你小日本有何資格命名此處海域?

試航船隊的首個目的地。

就是漢海北面的一處峽灣,海圖上顯示為——海參崴。

兩支試船隊先後進入此處海灣。

船員都被這處天然的優良海港給驚到了,位置環境絕佳。

他們是最先抵達這裡的船隊。

可是,朝廷卻對這裡早有了解。

不過,想到東北靺鞨部落已經歸附大周。

朝廷應該是從他們那裡得到這處港灣的資訊。

船隊靠岸拋錨。

船員紛紛上岸,鑿石伐木,修建臨時碼頭。

天文地理館的隨行人員,開始對此地進行地理地形,以及經緯度測繪。

另有工匠勒石刻字,記錄事件,宣示主權。

同時,豎立主權碑。

碑體顯示“華夏大周海參崴地碑”字樣。

此外,派遣兩支武裝小隊向陸地深入探索。

生活在海參崴周邊的是靺鞨的白山,拂涅二部。

靺鞨七部,以松花江流域的粟末部實力最強。

代表整個靺鞨部落歸附中原王朝,被朝廷冊封為“安東大將軍”的就是粟末部的首領。

武裝小隊很快發現白山,拂涅二部的族人。

酋長聽聞有天朝之人走海路而來。

帶領族人前往港口拜見統領。

並且用毛皮,山參,鹿茸,肉乾等物,交換了一些鐵製刀具,瓷器,布帛等。

依照朝廷的部署。

船隊留下百餘人,在此建設穩固據點。

將這裡打造成北部航線上的補給港口。

同時,也可作為與靺鞨部落的商貿港,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與溝通。

船隊在海參崴停留數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