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33章 動盪的局勢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其餘各國,也或早或晚的收到了訊息,正如斯大林所想的那樣。

在瞭解到八路軍如今的戰力,還有接下來的戰略目標後。

各國對於八路軍武器裝備的懷疑,便先放了下來。

起碼在明面上,八路軍不會公然的承認和德軍有所聯絡了。

只要能夠北上,不管是對付小鬼子,還是和毛熊打對臺,他們都是支援的,這對他們都有利。

當然了,鑑於八路軍這支部隊的性質,他們也不會過於支援。

再加上此時小鬼子在東南亞鬧得正歡,山城政府的遠征軍,還是需要再多擋一會的。

基於現在的形勢,英法米各國的政府,不約而同的做出了大致相同的決定。

一方面,在國際層面上,利用新聞媒體,表達了對八路軍反法西斯的認可,以及對其繼續進行反日法西斯的戰略表示支援。

也就是隻給了一些口頭上的支援,至於其他諸如武器彈藥,以及醫療物品和糧食等物資,那是一點也沒有了。

當然了,雖然在政府層上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東西,但等到訊息透過各種新聞平臺散播開來後,倒是在各國的民間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首先便是海外華人群體,他們在其中真正見到了國家獨立的希望。

不少海外華人群體,將未來的期望投注到了八路軍的身上,開始自發的捐財捐物,準備支援八路軍。

還有不少各國的民間反法西斯組織和人士,也紛紛決定對八路軍施以援手。

與此同時,作為此次戰役中最亮眼的角,佔據了半個版面的李雲龍,這回可是在國際上也出名了。

另一方面,便是對山城政府的軍事援助了,英法米各國都十分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而山城政府見各國給的這麼爽快,也就沒有讓遠征軍著急回國,除了幾支精銳部隊被調回國外,其餘遠征軍便繼續留在緬甸境內作戰。

這也導致後來小鬼子眼見無法快速突破緬甸邊境,英法的殖民地駐軍得以喘息。

為了防止英法聯軍緩過來後進行反攻,便果斷的再次展開了登陸作戰。

直接繞過緬甸邊境,從緬甸海岸線和孟加拉登陸,企圖切斷遠征軍和英法聯軍之間的通道。

並搶佔先機,在印度邊境建立防線,將整個東南亞和南亞分割開來。

然後便是作為此次表彰大會,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德國了”。

對於中央將他們之間的聯絡隱藏不顯,美術生並沒有感到生氣。

經過這麼兩個盟友的表現後,美術生也明白了,真正的盟友不要看他們口號喊的怎麼樣,而是要看他們做的怎麼樣。

相反,有一個隱藏在暗處的盟友,反而能夠做到真正的幫助。

而且,現在這個新的盟友看起來是真的很能打,潛力也很大。

按照參謀部的計算,單憑八路軍自己發展,在半年後也能發展到此次巴巴羅薩計劃,他們所出動的一半兵力規模。

而如果加上他們的協助,這個速度還將進一步提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