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烏龜殼 (第1/2頁)
“兵力相近,何以劉備屬下將猛兵強?”
“別說一萬久經過戰鬥之士卒,即使是一萬頭豬也不可能僅僅半日,全部被砍掉!”
袁紹沒想到南下救援的1萬士卒迅速被全殲,就連北上救援的2萬士卒也吃了敗仗!
安東軍隊主體,與袁紹軍類似,都是大規模流民整編而成,能有什麼區別呢?
幽州軍是安東軍當中最精銳的一支,從高階將領到基層軍官,大量來自於燕趙中小地主、世代從軍的家庭子弟,是標準的“良家子”。
再擴充套件到家世清白乾淨的農民,以及一些重義輕生的遊俠兒,一些親漢的烏桓人,成為廣義上的“良家子”。
“良家子”為骨幹的軍隊,有著較好的道德標準,較高的軍事技能,是漢代的“子弟兵”
“良家子”當然不是劉備獨有,早在楚漢戰爭時期,西北良家子就聞名天下。漢匈戰爭,霍去病帥領的羽林軍和良家子,奔襲數千裡,斬殺無數。
袁紹熟讀經史,當然知道“良家子”的強大戰鬥力,麾下也有大批良家子,對立下軍功者,也不吝獎賞
尤其是西園八校中頗多士卒屬於良家子弟,鞠義部隊中也有大批英勇善戰的良家子。冀州、幷州本土軍隊、官僚系統中都有大批良家子
“可惜”,前者或者投靠董卓,或者在歷次戰鬥中死傷殆盡,或者被袁紹自己或殺,或驅,或打取消編制編入其他部隊。
後者因為冀州富裕,人心厭戰。而極有戰鬥力的幷州良家子們,被呂布、張遼帶走了最能打的一批,被拿下東河套的劉燾收編一批,餘下的數量雖然多,或戰鬥經驗卻稍少,或者因為袁、劉之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而遲疑猶豫
最重要一點,劉備本人出自於幽州良家子,將麾下同屬良家子的張飛、牽招、張合、田豫等提拔至兩千石。安東官至都尉、縣尉以上的“良家子”難以計數。珠玉在前,使得劉備麾下的“良家子”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個個以立功封侯為目標,戰鬥力自然爆表
袁紹家族出身頂級大世家,喜歡任用門生故吏,對州郡控制力較強,更得士人喜愛,同時,對軍隊基層的控制力、組織力就絕不是劉備的對手
“平日一個個把自己吹得天上少有,如今可有解決之法?”
“你等就無一人能敵劉備?無能!”
面對一群諾諾無言的下屬,袁紹憤怒之極。
袁紹罵得累了,癱在塌上。心中恨恨不已:心思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既生紹,何生備?
……
沮授默默無言,
心道袁公不反省自己殺下屬鞠義、逼恩人韓馥、攻朋友張邈、圍道友臧洪的無情,不悔恨把親叔父袁隗、親兄長袁基送上斷頭臺的殘忍,不檢討與袁術兄弟鬩牆給了別人時機……
卻只一味指責下屬,路走窄了
沮授不由情緒低落,回家集合宗族,大散其財並說:“袁公若能勝劉備,我們就會威無不加,但戰敗的話連自身也不能保住,真是悲哀啊!”
沮授的弟弟沮宗道:“安東軍雖強,袁公雖然弱,卻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劉表等皆聽號令,擁四州之地,安東四面受敵,兄長你何必懼怕呢?”
沮授看得出劉備雄才:“以劉安東的大略,便是高祖、光武在世也不逞多讓,我們雖然有挾天子為資本,又攻滅公孫瓚,但現在已失去幽州和南匈奴騎兵,失去兗州,強弱之勢已經難以扭轉。”
“強弱既分,天下間尊崇漢室者,未必不把當今皇帝當做劉玄、劉盆子。”
劉玄即更始帝,曾經為劉秀上司,入主關中,為天下共主,劉盆子亦曾被立為皇帝,卻依然被劉秀掃平。
沮宗道:“劉玄、劉盆子只是宗室遠親,當今陛下是靈帝嫡子,豈能做比?”
沮授:“呵呵,袁公當初圍攻董卓,打了清君側名義,劉安東也打此名義即可。”
……
劉備偷襲渤海國、平原國,數敗袁譚,大有斬獲,拓地數百里。
兵臨武遂,又透過圍城打援,殲滅袁軍一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