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大結局(1) (第2/2頁)
只等在縣衙中落座,縣衙中已經準備好了沙盤,看樣子甘寧和袁胤也沒有少研究,這可是整個揚州的沙盤,所有的郡縣都能看得仔細,研究的分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王,年節這段時間,我們一直派出了斥候對於廬江郡和就將軍進行刺探,三百多個斥候傳回來的訊息,都沒有發現揚州軍,如今大部分已經抵達了長江邊上,從宛縣、居巢、舒縣、臨湖、裹安再到歷陽和全椒,都沒見揚州軍的蠅子,因該是已經完全撤回了長江以南.”甘寧在沙盤上指指點點,手指一劃,長江以北已經插上了紅旗,紅旗沿著長江一直延伸到了廣陵和海陵.
從沙盤上看,新軍佔據了江北的廣大區域,而揚州軍則是龜縮在長江以來的區域,以丹陽郡、豫章郡和會稽郡,包括交州,組成了揚州軍的地盤.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袁胤吐了口氣:“漢王,孫策放棄了江北,如今作擁江東,準備以長江天險應對我軍-”
“袁大人可有妙計?”劉悅點了點頭,基本上可以這麼判斷了,如果換作劉悅,那麼這種敵強我弱的時候,也放棄就將軍和廬江郡,然後死守江東,等待慢慢的發展,等待和劉悅抗衡的機會.
袁胤沉吟著,好一會才吐了口氣:“渡河-”
渡河說來簡單,如果是劉悅和親兵營那當然簡單,但是如有果是幾十萬大軍渡河,那就困難了,如果被揚州軍盯上,還有可能出現意外情況,關鍵是如何渡河?
既然袁胤這麼說了,那麼他一定有想法,劉悅並不接話,只是看著袁胤.
“宛縣有一處困龍灘,此地河道斗轉,如果是行船很難,但是如果只是為了渡河,連線浮橋的話,卻要距離短了很多,最窄處只有裡許而已,江中還有小島作為週轉,困難時水流湍急,多有暗礁回流.”袁胤顯然也是做足了功課,徑自選擇了宛縣.
宛縣地處澎湖下游,水勢湍急,河道雖然並不窄多少,但是此地江中多有小島,這些小島就是最大的變數.
要渡河,就需要浮橋,浮橋就需要用船隻,新軍有造船廠,早就為了渡江在做準備,不但造船廠打造了上千艘小船,同時還有大量的羊皮筏子,另外還有纜繩工坊,這些纜繩固定兩岸,同時將小船固定在江中.
除了這些,就是木料坊,這個最簡單,也準備很多兩米長的木板,可以在長江上搭建十座浮橋所用.
說實在話,甘寧和袁胤都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只是等待劉悅最後拿主意,只要劉悅同意,那麼他們就會按照既定的計劃去做.
“有什麼困難嗎?”劉悅知道,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搭建浮橋,這其中的困難不是憑著想象能夠解決的.
甘寧和袁胤對望了一眼,還是甘寧苦笑了起來:“不敢有瞞漢王,我們之前試著搭建過浮橋,但是水流太急,要想穩住浮橋太不容易,很難保證浮橋的結實,這也就意味著過橋的話,只能小隊過江,那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孫策在長江沿岸都佈置了斥候,無論從哪裡進行渡江,只怕也很難不被孫策軍發現,一旦發現的話,那麼渡江就-”袁胤嘆息了一聲,說到根本還是因為時間,很容易成為靶子.
一旦發現了,那麼一次性過河的人少了,就無法形成優勢兵力,真要是幾天的時間,孫策就能從容的調遣大軍趕過來,始終以優勢兵力對新軍進行圍剿.
大軍行動很難不被人發現,即使萬大軍隱藏行蹤也是無稽之談,畢竟孫策也是小心翼翼的偵查了許久了.
“如果夜間渡河呢?”劉悅沉吟著,眼中閃爍著光彩,舔了舔嘴唇:“咱們用飛燈吊著繩索過河,先固定好繩索,然後放船,再固定船,快速的完成浮橋,趁夜先行派人渡河搶佔一處,然後在大軍渡河.”
沒有任何辦法能短時間將大軍渡河,所以劉悅退而求刺,先領一軍渡河,搶佔一地之後,然後再大規模的渡河,那麼就要要求快速的搭建浮橋.
搭建浮橋是一個大工程,正常的話沒有幾天搭建不起來,如何所段時間,新軍準備的材料足夠,但是依舊需要時間,最要緊的就是固定繩索.
“飛燈可以運送一批物資過去,用鐵錨再對岸固定繩索,可以考慮多用鐵錨-”劉悅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喜歡三國我為皇請大家收藏:()三國我為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