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5章 搭錯車 (第1/3頁)

加入書籤

“什麼時候兒時玩伴都離我遠去

什麼時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

人潮的擁擠拉開了我們的距離

沉寂的大地在靜靜的夜晚默默地哭泣

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

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

回到家當張芷曦唱著這首有著濃厚的羅大佑風格的歌詞的時候,張琳清真的是驚呆了。

這是與張芷曦之前的那些歌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就連歌詞都不再是那些偏文藝或者講述情感的故事。

這也是羅教父帶給張芷曦曾經那個時代的印記。

“什麼時候蛙鳴蟬聲都成了記憶

什麼時候家鄉變得如此的擁擠

高樓大廈到處聳立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氣

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

是我們改變了世界

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

很多人都說,他的音樂就是一個時代,那些音樂中的批判精神,在很多音樂都逝去的時候,它們依然讓人銘記於心。

而這首《一樣的月光》僅僅是他參與了作詞,但這中間的印記已經是非常的明顯了。

當然,張芷曦現在主要的不是歌,還有這首歌作為插曲的電視劇。

《搭錯車》,這個曾讓無數人哭泣,讓無數人感動的電影、電視劇,張芷曦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它。

而方才在路上唱的,也是這部作品的主題曲——《酒幹倘賣無》。

這首歌的傳唱程度更廣,很多就算是沒有聽過、看過電視劇的人,都是能哼哼兩句“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

“小曦,快給我講講這個故事,快給我講講這個故事...”張芷曦剛剛唱完,張琳清就拉著她在自己身邊坐下,迫不及待的問起了劇本故事來。

“姐姐,能不能讓我喘口氣先...”張芷曦喘著氣說著。

這樣的風格她也是第一次嘗試,唱之前覺得還行,唱過了之後才知道,這真的很難。

難的不是音樂技巧,而是其中的情感。

裡面好多東西都是她沒有的經歷,也無法想象的,這個時候她也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蘇芮的版本了,那個版本的裡的情感真的是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也讓人體會到了其中的思考,還有對那時候的那種“病態”的一種批判。

“來來來,喝口水,不著急,不著急。”得到兩首好歌的琳姐也是熱情的給張芷曦倒著水,只是嘴裡說的不著急,卻讓人看著就是很著急的樣子。

“其實這個故事很簡單,講的是一個收購站的啞巴職工孫力與養女阿美之間的故事...”緩了一下之後,張芷曦也是給琳姐開始大致講起了這個故事。

說起這個故事,其實它的誕生本來就是一個故事。

在張芷曦之前的那個世界,原本是一直拍攝喜劇的新藝城想要拍攝一部悲劇的想法,所以就有了一個收買佬與一個棄嬰的故事。

只不過這個故事之前是叫做《酒幹倘賣無》,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才改成了《搭錯車》這個名字。

當然了,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也不算是傳奇的故事,搭錯車的故事性...嗯,或者說是奇蹟,是它當初的劇本完成實際上只用了四十八個小時。

不僅如此,就是這樣一個短時間內出來的劇本,不僅取得電影藝術上的成就,還因為裡面需要大量歌曲的緣故,捧紅了一個當時在唱片界一直不被看好的女歌星。

也就是張芷曦剛剛唱的那兩首歌的原唱——蘇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