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三十六章 亡國之君 (第3/3頁)

加入書籤

“我走西域,守在吐魯番。我就當個西番土司,這邊啥都不理。”

韓王愕然回首,話他聽的真真的。對於安國公這番言論,他覺得很不對味,很有英雄末路的調料落入的感覺。再看,就見肅王張嘴卻答不上來,慶王左看右看之後,再移尊步,擠到了他們兩個中間。

“你真是這麼想的?”帶耳屎的手指點向黃衝可憐的鼻樑。

“難道不可以嗎?”黃衝依舊盯看著肅王,從慶王胳肢窩下頭。

“我...,孤...。”肅王想灑脫攬須的手,不聽使喚地捂向了嘴,臉色變得怪異起來,“孤覺得還是慶王方才講的妥帖些。”

“過了這個村就再沒這個店。”黃衝雙眼一眨不眨地說,“葭州、鎮番、西海和烏斯藏,都給你們,我只要哈密和吐魯番。如何?”

“你還不如把我們三個綁了送給李賊。”坐正身的韓王瞪眼懟了回去,可黃衝並不正眼看他,見到對面胖子捂嘴不吱聲,便抬頭望向慶王。

“五萬府軍留守六個月,等新訓出的大明新軍接手便西撤。再說左良玉和其他幾個離的也不遠,總有幾個比我忠心的。”

“不行,別做夢了。”

“韓王殿下,您覺得怎麼樣?”黃衝灼灼目光終於移向右首,韓王覺得他那對瞳仁裡帶著利芒。猶豫片刻,猛然把張老臉又扭回西邊,不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在怪我,怪我們三個從來沒有問過你是怎麼想的。”

“錯。但我現在誰都不怪了,就像當初被人哄攆出京,這回我主動放棄掉這些境內地方,哈密和吐蕃至少在陛下手裡算作外域。我去那裡,這邊我啥都不是。”

“那你就是在連陛下一起埋怨。”

“不可以嗎?”

“可以。他丟了中原,喪了社稷,連失祖宗之地於賊於韃子。若汝為國士,當然怪得他。”肅王說的很機械,完全像夢遊,似乎春秋大夢未醒的樣子。那話,也像在說他自己,自己夢想難企的那點理由。

“但他一日未死,便還是我大明天子啊!”肅王把頭湊前,最後說。

“沒錯,他是大明天子,也是個亡國之君。”

韓王又扭轉回頭,講出的話卻一點都沒錯。朱家出了個不屑子孫,好好的江山治理的七零八落,中原敗落宗室慘遭屠戮,西川黎民枕於水火,諸地紛亂擁立新君,一切根源皆發端於朱由檢身上。

“鬧夠了沒?”

一路站著說話的朱倬紘把左首的靠背椅子搬到黃衝邊上,然後一屁股坐他並排。

“那你說唄。”黃衝還是有商量的意思,雖然方才他覺得自己完全問錯了人,朱明天下大事,問朱氏王爺又怎會得個客觀的答案?可猛然想起,即便是問張寶珠,她也曾是皇家的兒媳,難道就能得出正解?

“這樁事一出,大家都是措手不及。所以,我才提議以不變應萬變,按老路數走。”

慶王話講的坦誠,方才的該得得該忠忠也差不多表述出另三人的意願。接納明皇入境是毋容置疑的,關鍵點是如何在聖上駕臨的藩國內實施主體把控。

“怎麼走?”

“走之前的路不變,你的軍權不變。”肅王總算活過來了,抓出來兩條重點。

“若不行呢?”

“有朝廷便不行,無朝廷便不行也行。”韓王曰,且一針見血。

“不涉藩國軍務,亦不及屬地民政。”慶王補充雲。

“恐怕還是不行。”黃衝質疑地搖搖頭,覺得實施起來難處多多。

“人肯定是要接過來。”肅王老眼眨巴了下,粗脖子從領口又探出兩寸,“無內閣六部便一時無朝廷政施,但還要契合天子身份。不如,不如可曰為聖皇西狩。”

“能活下來就已不錯,西狩啥的不就是塊遮羞布嘛。”

“好吧,我來說。”韓王把椅子朝中間挪了挪,“董卓你不想當,曹操又做不來,那麼就只剩下一條途徑。”

“說啊。”見矮胖子笨拙地繼續移椅子,黃衝急催。

“以定策閣替內閣,以總理署代六部。這樣一來,定可保證藩國內萬事照舊。”

“善!”肅王、慶王齊齊拍了大腿。

喜歡大明之東山再起請大家收藏:()大明之東山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