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9章 番外 (第1/2頁)

加入書籤

建寧三年的秋比往年來得稍早,淅淅瀝瀝的幾場雨驅盡夏末殘餘的暑熱,待得中秋一過,天氣便日漸涼了下來。京城南鼓街外有一處三進的宅院,後面帶了個花木扶疏、細水曲橋的花園子,院門外也是一片極寬敞的空地,一側修了座兩層的閣樓,另一側則栽了成片的銀杏。

銀杏林子已經有了年頭,長得高壯茂盛,值此深秋時節,橫斜枝椏上吊滿了銀杏果,小扇般的銀杏葉兒全都轉做純澈黃葉,秋風過處,迎著豔陽颯颯微響。

謝珺出了閣樓,抬手遮陽,仰頭瞧著滿目金黃。陽光透過枝葉間隙灑下來,在地上投了斑駁的碎影,她的裙裾隨風而動,上面亦繡了精緻可愛的銀杏葉,自腰間至裙角,由疏及密,像是滿樹黃葉隨風而下,鬆鬆軟軟的堆在腳邊。

這是她專程挑來的住處,當初花大價錢買下來,就是看中了這片銀杏林。

身後的閣樓是她專門修來處理經商之事所用,這兩年霞衣坊日漸興盛,除了在京城另開一處分號外,在周邊的幾處緊要州郡亦有分號。去年開始,她做起香料生意,手頭上的事情瑣碎繁雜,各處掌櫃買辦要稟事時,都是來此處回稟。

閣樓的門尚未關上,她才站著瞧了會兒,身後便走出個青年男子。此人面目俊秀沉著,劍眉之下的眼睛皓若星辰,身上一襲檀色暗紋長衫平整,修長的手指握著記事的卷冊,正是謝珺手下最得力的管事楊凌。

“東家,都安排好了。”楊凌比謝珺小一歲,身體卻頎長挺拔,比謝珺高了一個頭。他的聲音像是這秋日的陽光,明朗又悅耳,雖是對著東家稟事,腰背卻還是挺直,精神奕奕,如同閣樓後頭那株青松。

謝珺的目光還在銀杏上流連,“再過兩三個月就是年底對賬的時候,要請你費心了。”

楊凌只笑了笑,隨著謝珺的目光看著滿目銀杏,那般純澈的色彩混雜著陽光落入眼底,叫人心生歡喜。東家喜歡這片銀杏林,楊凌每回跟著她出來時駐足瞧一瞧,也漸漸覺得著迷。眉眼中不自覺的添了笑意,他跨前半步站在謝珺身側,道:“又是月中了,小公子這會兒應當下了學,東家先回院歇歇,我去將小公子接來。”

謝珺有點詫異,目光從銀杏間收回,稍稍垂目,便能瞧見楊凌的側影。

三年前為了總理事務而請了這位管事,謝珺最初是賞識他的能幹與才華,亦欣賞他從容□□的態度,不卑不亢,讓她放心。漸漸的相處日久,除了生意上的事情,尋常同行之間,兩人亦會談論些旁的事情,謝珺才覺得此人出類拔萃,比她最初預想的還要出彩許多。

這般並肩而立,他身上並沒有其他管事的那種圓滑與恭敬,反倒像是朋友。

朋友,一個最初只是幫她打理生意,卻漸漸滲入她生活各個角落,如影隨形的朋友。

其實她剛才只是出神而已,並沒有想到融兒,而他卻還惦記著生意之外的瑣事。

這念頭一閃而過,謝珺便笑,“這些瑣事我讓流鶯過去就好,你這兒事情多,也該抽空偷懶,過陣子有你忙的。”

“拿著東家給的工錢,哪能偷懶?”楊凌偶爾也會跟謝珺開玩笑,腳步未挪,並沒打退堂鼓,“上回出京去瞧各處的生意,沒碰見小公子,倒有些想他。正好要去東城的香鋪,順道將小公子接過來,跟我你還客氣什麼。”他竟自帶了點不容置疑的語氣,將門口暫時擱著的藤盒遞給流霜,“這裡頭是新送來的茶葉,東家愛喝的。”說吧,朝謝珺拱一拱手,竟自走了。

流霜掂了掂那藤盒的重量,感嘆,“楊管事可真體貼,這麼些茶葉,夠姑娘喝好一陣子了。”

體貼麼?謝珺瞧著楊凌漸漸遠去的背影,抬步往院裡走。

經歷過一次男女情愛的事,她又怎麼看不出楊凌的關懷,沒有任何刻意,只是在不經意間顯露,無微不至。整整三年時間,她的飲食起居漸漸都帶了他的影子——他送的茶具和茶葉,他選香料木材做的傢俱,他外出時帶回的土特風物,乃至他想出來的香餅香餌……

像是一種習慣,漸漸往骨髓裡滲透,待她發覺時,早已植了跟。

其實最初請楊凌做管事的時候,謝珺對楊凌的瞭解並不算太深,只知道這個人在香料生意上極有天分,那雙靈透的鼻子比姑娘家還厲害,稍稍一嗅便能分辨出香餅中的各色香料。當時謝珺正想做香料生意,手邊卻沒有得力的人才,偶然碰見楊凌,瞧著他人品可靠、才能出眾,立時以極高的工錢將他留下。

直到後來,謝珺才發現楊凌根本不缺她這點工錢。

楊凌出身淮南香料世家,祖上世代經營香料,如今正是皇商,宮裡頭所用的香料,一半兒都是來自楊家,在淮南地界是排得上號的大戶。楊凌是家中第四子,上頭的兄長們承襲了諸般生意,到了他的頭上剩的便不多了。楊家的生意做得久了,又是皇商,對著平頭百姓時難免生出些店大欺客、虛價盤剝等是非,楊凌不喜這般做派,更不願困在那一方小天地裡,於是少年遠遊,白手起家,自己開始做香料生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家長輩不滿他的行徑,捉回去教訓了幾回,要他回來接手家裡的幾處生意,甚至揚言他若再敢亂來,就要逐出家門。楊凌卻不改初心,擰著個脖子上京,繼續從頭做起。

謝珺碰見他的時候,楊凌才二十二歲,生意做得稍有起色,卻被身在京城的本家打壓,稍有鬱郁。

兩人其實也算興致相投,談過之後一拍即合,謝珺將他當時的小香料鋪子買下來,並聘了他當大管事。後來謝珺才明白,楊凌並不缺那點銀子,只是礙於本家的打壓,才往她這兒藉藉蔭涼。誰知道這一借,就越陷越深,兩個人合力共進,將衣飾和香料生意越做越大。

到得如今,楊凌一心撲在這兒,早已沒了另起爐灶的意思。

這其中的緣由,謝珺也能大略咂摸出一些來。

回到院中換身衣裳歇了會兒,外頭門房便來回稟,說是小公子到了。

謝珺連忙起身迎出去,在洞門外瞧見並肩而來的楊凌和許融,高挑的男子牽著日漸長高的少年,正熱鬧的說著什麼。

見到謝珺,許融便幾步飛奔過來,仰頭叫她,“娘!”

在慶國公府裡有種種規矩約束,在謝珺跟前卻能鬆快許多,許融小時候被謝珺帶著養喜歡小動物,在母親跟前便愛撒嬌,如今這習慣一句殘存。自打有了楊凌,他騎射的功夫也不錯,有時候還會趁謝珺空閒的時候陪她母子去郊外射獵騎馬,許融喜歡這個叔叔,也喜歡親近。

“楊叔叔說外頭的銀杏果已經熟了,可以做白果湯圓。”許融小郎君已有九歲,“上回去看皇后姨姨的時候,她還惦記這裡的銀杏果呢。剛才我瞧那邊好多果子,我要親自摘了給皇后姨姨送過去,小公主和小殿下喜歡吃糖絲白果!”

就惦記著吃,明明是她的兒子,往謝璇那兒跑得勤快了,竟然也被木葉出神入化的廚藝迷住,見個東西就想吃的。

謝珺無奈,牽著兒子的手,“晌午用飯了麼?”

“楊叔叔帶我去吃了珠市街上的酥肉。”許融拉著母親的手,“娘,咱們去摘果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