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番外:和親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大周武宗逝世三年,大陸長旱,各國出現饑荒。其中以烏蒙國的饑荒最為駭人。

烏蒙受持續乾旱影響,牧草枯萎、水源枯竭,牲口死亡的數目不斷擴大。各部落為了爭奪草場牲畜,接連開戰。

烏蒙國皇室本就因為內亂而導致國力衰弱,根本無力制約其他部落的交戰。

為了轉移矛盾,烏蒙將矛頭指向了鄰國大周。

但進攻許久,大周的兵力分佈均勻而又充足,根本不給他們尋找突破點的機會。

“大周朝養那麼多人,他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糧食!”

烏蒙國的掌權者百思不解。

要知道大周地處旱情的中心點,糧草收穫本該大打折扣,邊關早該因為後備不足而削減兵力。

“莫非他們早就知道我們烏蒙進攻的訊息?”有人懷疑烏蒙內部出現內奸。

“不可能!”當權者一言否定。

他吸取教訓,對於高層的篩選是經過一層層的深思熟慮,不會給敵人有滲透的機會。

直到去年前往大周議和的使臣站出來,烏蒙國的人終於明白,“大周不知從哪裡弄來一種名為番薯的糧食。”

“番薯?!”烏蒙國的議政者們皆是聽得一頭霧水,從來聽說過這類東西。

使臣連忙補充:“這番薯耐旱而多產,也容易貯藏,甚至可以生食。”

“耐旱?”

“難怪大周朝那麼安靜,一點兒動靜也探聽不到,原來是找到了出路。”

烏蒙國各部族派來的人皆是惱恨。

以往有什麼旱澇致使本國生產不易,他們都可以東進大周,轉移矛盾,此番大周有備無患,只怕這個主意不能再打了。

現在的情況是,大周守將飽腹以待,而他們各部落的勇士半餓著肚子去進攻。

長此以往烏蒙的兵力會更加衰弱。

比起進攻大周失敗,烏蒙各部落還得提防自己人的資源掠奪,這才是最頭疼的。

“我提議停止進攻大周!”

當即便有出兵最多的部族出聲,反對繼續磨損自家的戰鬥力。

緊接著一些部族也紛紛贊成,生怕自己部落的勇士戰死之後,會受到別的部族去侵略。

也有一些部族懷著狼子野心,唆使烏蒙繼續攻打,妄圖以此耗損其他部族的人數。當然,這一類終究只佔了少數。

烏蒙國各部族的族人幾乎都是血親,誰也不想看著自己家的兒郎白白送死。

大部分的部族首領皆是提議休戰。

烏蒙國主考慮了許久,只得點頭:“這樣一來,我們就只能走另一條路了。”

“和親!”

烏蒙國主無奈的說著。

“要將哪位公主送去大周和親?”有個首領提心吊膽,生怕和親人選會是那位已經與自己兒子訂婚的公主。

“……”烏蒙國主沉默。

“莫非還得讓我們各部族出女人?”也有一些野蠻的部族開始惱怒。

這時候的女人雖然不值錢,但是肩負著繁衍人口的重任。特別是在這種饑荒時代,易子而食乃是常態。

聽說可能會讓自己的部族出人,那些首領一個個站了起來,氣勢洶洶。

好在烏蒙國主並無此意,緩緩開口道:“就讓月牙兒去吧!”

他知道一些內情,隱約瞭解月牙兒和大周皇帝有些曖昧。

聽到不是自己出人,各部族的首領又坐了回去。

見他們歸於平靜,沒有那般一觸即發的氣勢,烏蒙國主緩緩鬆了一口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