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89章 以此作結,怕也其時 (第1/3頁)

加入書籤

天色漸亮,曾經倒塌的天津橋再次橫跨在洛河兩岸,兩千名衛兵沿著天街兩旁站立,從端門一直到建國門,五步一人,手持長矛,英姿颯爽,如同要被檢閱一般。

兩旁的坊間百姓紛紛擠在坊門口看向天街,他們都聽說李唐的秦王要進城談判,都很緊張這次談判能否成功,雖然現在城內換了皇帝,也有糧吃了,可是總是被圍城早晚也有坐吃山空的時候。

但願別再打仗了,這是所有百姓的心聲,有人就地拜天祈求著老天爺的保佑,也有人去廟裡求佛祖保佑。

整座城異常肅靜,籠罩著一股緊張的氣息。

時間到了巳時,建國門緩緩開啟,李世民的身影出現在門外,身後是尉遲敬德與房玄齡。

按李木楊要求,他們都沒有騎馬,也沒有再多的護衛,只有一文一武兩人陪同。

但李木楊也沒有要求李世民走東西門道,而是從中間門道進來,也算給他留了面子。

李世民面無表情的望著筆直的天街,佇立了一會兒,才踏入了這座大門,走向十里長街。

尉遲敬德卻是一臉的憤怒,不時的看向天街兩旁的守衛,對於讓李世民步行進城談判表示抗議,同時也是在提高警惕,雖說兩國交戰不斬使者,但這可是唐軍的統帥,鄭國違背信義還是有可能的。

房玄齡內心更多的是疑惑,昨夜李世民接到了來自洛陽城的書信,看完之後一夜無語,直到天亮做出親自進城談判的決定,所有人都想阻攔,可是李世民的倔強沒人攔得住。

那封信裡到底寫的是什麼?

房玄齡自認很瞭解李世民的內心,可這一次他猜不透了,這種談判簡直違背常理。

李世民大步流星走在天街上,目不斜視,直到遠方的洛陽宮漸漸出現在視野裡,李世民的表情漸漸凝重起來。

洛陽城內發生政變這件事他是知道的,具體怎麼回事不清楚,昨晚收到了洛陽宮的來信,來信之人卻讓他震驚。

“偃師道觀一別,已有年餘,想必秦王的腹瀉之疾已經痊癒,不知秦王是否還記得我這名道醫...”

這名道醫當然記得,不僅僅因為他的神藥很好用,年初為了給三姐求醫還被此人欺騙了一次,據說他利用羅士信佯攻慈澗偷走了王世充五千兩金子,這是愛財不要命的瘋子。

“秦王的那封血書如獲至寶,每每看起,甚是期待與秦王再次見面...”

那封血書如同一把利劍插在了李世民的心頭,那日在匆忙之中被他誘導寫下了月關兩字,留下了犯上的罪證,他當然也想見他,殺了他奪回血書!

“如今,鄙人不才,略施小計,掌控了洛陽城,特邀秦王親自入城詳談交城事宜,還請秦王無須擔憂個人安危,你我之間的交情非同尋常...”

真是小瞧了此人,這哪是小計,王世充那麼陰險之人都被他戲弄了,真不知此人是大才,還是大奸之人。

“再有,鄙人書法鄙陋,特請軍師代筆此信,還望細詳。”

這才是最終讓李世民決定親自前來的原因,若不是此人的提醒,他只是覺得字跡有些熟悉,可是,這麼一說,仔細端詳之後,李世民險些暈過去,這明明就是平陽公主的字跡!

如同做夢一般,明明已經下葬的三姐,怎麼會寫出這封信,只能說三姐並沒有死?

一夜未眠,他回想起平陽公主下葬時的情景,全部由娘子軍操辦,就連駙馬柴紹都沒資格靠近,當時他也是滿腦子疑問,去問過父皇,父皇只是告訴他不要參與,現在想來,那場葬禮是假的,那麼父皇也是知道三姐並沒有死,至於發生了什麼事,無法得知。

再有,前些天建陽門上那人的喊話,以及那個帶著面紗的女子,更加能夠證明,並非什麼婢女所說,那人就是三姐平陽公主。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三姐病入膏肓怎麼會活下來的,怎麼會成為這人的軍師,讓我入城詳談,談的會是什麼?

太多的疑問讓李世民夜不能寐,天一亮便決定親自入城。

如他想象的一樣,這個李木楊依然很難纏,竟然不讓騎馬入城,這十里長街冷風瑟瑟,就是故意難為自己。

但他也不擔心安危,他相信平陽公主,既然能寫出這封信,就能保證自己的安危,以三姐的性格,是不會被人要挾的。

過了天津橋,到了端門,大門敞開,十步寬的門洞裡擺著一張案桌,只有一人等在那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