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章 進步女學生(30) (第2/2頁)

加入書籤

只有美食才能讓他有真實感,以前的才子名聲都是裝逼。

什麼文人墨客?

都是假的!

陳敬之覺得現在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從此以後他要變成一個踏實的人。

只是好景不長,他眼前一白,又到了民國。

既來之則安之,他不想再做文人了,他要做商人!

蘇瑾歌把文章修改一番投到平城日報。

主編給了她三元一千字的稿費。

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準備大學考試,每個學校都單獨出題,有前人總結,她有了大致的複習範圍,她將所有的事都放在一邊,經常學習到三更半夜。

終於到了考試這一天,蘇衡開車送她去平城大學,蘇玥蘇慧都跟著來了。

“瑾歌,你可一定要考上,不然別人說我蘇玥的妹妹連平城大學都考不上,我丟不丟人?”蘇玥很鄭重的說。

“我一定會考上。”蘇瑾歌笑著回答。

這時候的試卷她覺得不難,主要是要補一些古代文學知識。

發了卷子她先掃一遍題目,第一道大題是用白話散文來翻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這個白話散文和白話文不一樣啊。

第二道題是填作者。有《後漢書》《論衡》,《說文解字》,《日知錄》,《說苑》等等。

第三道題要求解釋什麼是四書五經,什麼是“四部”,什麼是“三通”。

看完題目她略微思索就動筆答題。

考完出來感覺心情都不一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考的還行。”她說。

暑假剩餘的時間她去富生紗廠學習,學習怎麼管理工廠。

也存了一點探查女童情況的意思。

到了工廠發現她們住宿情況還是不好,不過能吃飽,也不捱打。女孩子的精神狀況都不一樣了,但是蘇瑾歌希望以後能沒有童工。

這麼小的孩子出來養家餬口,是家庭的過失,也是學校的過失。

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家裡人都很高興,蘇父在飯店給她訂了升學宴,就家裡五個人參加,每個人都給了她很大的紅包。

她很開心。

學校的生活節奏很緊湊,她抽空開了一家服裝店,所用布料從外國進口,走高階路線,僱了信的過的店長和夥計,生意很好。

同時寫的民國遊記反響也很好,讀者們一直討論陳敬之在二十一世紀的生活。那是讓他們驚歎不已的桃花源,沒有戰爭,人民生活富足,沒有餓死的人。

翻開史書,多少段歷史都寫著“大旱,人相食。”他們已經習慣災荒,卻發現還有一個地方縱使災荒人們也可以活的很好。

這是全國物資調配的結果。

人們就想,如果他們世代生活的地方發生饑荒,國家也能從別的地方調來糧食援助他們,那該多好。

可是現在軍閥混戰,別說調糧食援助了。不同軍閥的地盤就連錢幣和稅率都不一樣,一個軍閥的地盤發生饑荒,相信笑得最歡的一定是和他敵對的另一個軍閥。

軍閥為了自己的利益爭鬥,哪裡管人民死活呢?

報紙上興起了關於國家統一的討論。

喜歡快穿誰都別想讓我死請大家收藏:()快穿誰都別想讓我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