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零七章 蔥大神在此(6) (第2/2頁)

加入書籤

“看在蔥兒這麼賣力舞蹈的份上,營養土給我來十份!”

“咦,八塊十斤?頭一次在微博上看到這麼便宜的東西。”

“我家的陽臺也要好好利用起來了,第一步先種小蔥,哦不,是蔥兒。”

廣告效果很好,廣告商打了十萬塊錢。

十萬塊到賬,蘇瑾歌捐了一半給慈善基金會,另一半留了五千給張桂芝當住宿費,剩下的錢都買成十斤一袋的米,讓張桂芝給老頭老太太們發。

張桂芝和朋友們十分激動,越發覺得自己信大蔥教沒錯。蔥大神不僅讓他們身體變好,還免費發米呢。

其它教派哪能這麼為信徒考慮?

大蔥教的教眾十分驕傲,拿著蔥大神發的米發微博,宣揚信大蔥教好。

大家依然把這種行為當笑話,覺得蔥大神官博就是一個搞笑博主。

有的大v眼饞官博的流量,發了一篇文章叫做“蔥大神的網紅之路”。

開篇是一段相對客觀的話:三個月之前,一個名為大蔥教的教派在網上火起來,這一網路潮流養活了數不清的網紅店,“燒蔥”和“因為宗教的原因不吃蔥”風靡一時。

接著就轉到正題了,說大蔥教為何會這麼紅,大蔥教紅的背後是大眾浮躁生活的升級還是資本力量的勝利?

又說大蔥教的官博第一次登陸在某某小區,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建築,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如今牆體剝落,窗戶鏽跡斑斑,住的人都是老人家。

就是在這個小區,大蔥教的名聲流傳出去。這群人不遺餘力的宣傳大蔥教的好處,甚至組了一個樂隊,唱大蔥教的讚歌,想讓目之所及的每個人都成為大蔥教的信徒。

我們知道這個大蔥教只有兩個特點。不吃蔥和多做善事。

大爺大媽們傳教的熱情無比高漲。

然而,他們拿不到一分好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筆者採訪了大蔥教的核心成員,他們說只要見見蔥大神就是至高無上的報酬,要什麼錢呢?俗!

這種狂熱的激情可能讓大眾覺得,大蔥教是一個邪教,也有人認為大蔥教的發展是一位享譽海內外的行為藝術家的作品,為了表明宗教的傳播與人類信仰的關係。

很顯然,不知何時出現的大蔥教完全籠絡住了這群大爺大媽的心,讓他們不畏艱難險阻用生命傳教。

筆者以為這只是一場笑話,就像以前流傳的藍瘦香菇一樣,每個人都會用藍瘦香菇的沙雕圖,可是,大蔥教並不是這麼簡單,它是資本操縱民眾思想以獲取鉅額利潤的表現。

從蔥大神微博新發出來的影片可以算出蔥大神所在五樓第三戶,第三戶住著一個普通老太太。但老太太的兒媳可了不得,是某某公司老闆的獨生女。

蔥大神微博開通的時候,一秒鐘就有了一百多萬粉絲,這一百萬已經可以基本確定是買的了。

大蔥教概念出現的三個月,有六十八家店推出關於蔥的看菜。顧名思義,看菜就是隻能看不能吃的菜。

這六十八家店鋪藉助蔥的看菜成為網紅店,一時盈利無數。

大蔥教的微博經過宣傳和買粉絲現在已經有了五百多萬的粉絲,這五百多萬粉絲可以轉化為可觀的利潤。大蔥教的微博昨天已經發了第一個廣告,這條廣告的費用不會低於二十萬。

喜歡快穿誰都別想讓我死請大家收藏:()快穿誰都別想讓我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