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17章 岳陽詩會 (第1/2頁)

加入書籤

阿竹雖說已經是竹帝之尊,可她並沒有忘記之前的承諾。如今侍奉劉正,她反倒有了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畢竟紅袖添香,那可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她如今可以名正言順的做這件事情,當然是值得驕傲的幸運。

阿竹的乖巧,讓劉正非常的滿意。若是她恃寵而驕,便沒有繼續培養的價值了。

論境界,劉正肯定不如阿竹。可是從調動資源培養人才方面進行衡量,兩人可就不是一個量級了。

劉正手上的漢白玉,一旦落字成章,便可擁有天道氣運。這樣的好東西,即便是莊子那樣的聖人也不能免俗。

聖人雖不需要漢白玉印章保身,卻對結下這樣的因果趨之若鶩。這便說明了漢白玉的珍貴。

輕舟逐巨浪,順流而下直入岳陽城。

棄舟登岸,便有童子前來兜售岳陽詩會入場券。

阿竹一口氣買了兩份入場券,那童子興高采烈之餘,直接贈送了一份歷屆詩會佳作摘抄。

其中有一位署名孟浩然的賢師,便留下了名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阿竹忍不住的吐槽說:“此人胸懷寬廣,又有超脫姿態,或許證道可期。”

劉正笑道:“你倒是看得準,此人便是儒門72賢之一的浩然大帝。當年他岳陽樓中悟道證道,才有了後來的岳陽洞天。時至今日,浩然篇依舊是當之無愧的證道文章。據典籍記載:觀此篇而悟道者,凡36人;證得大道者,亦有七人。”

阿竹嗔道:“帝尊觀此篇章,可有收穫!”

劉正笑道:“吾本碌碌之人,豈因避世而入得大道。既然機緣巧合,便略作一番解析。”

劉正並沒有惺惺作態,而是借道畔商家紙墨,靜氣凝神,揮毫寫下解析文章:

春花秋實,八月中天。湖水聞秋聲則不起浪,碌碌之人蕩輕舟以尋覓。一時之間天氣清朗,太清之道隱隱約約入得心頭。

遙觀雲夢澤中霧,物華隱天寶,人傑彰地靈。仙氣騰空,縱情山水。道運席捲,岳陽迎澤。倚樓而立,領浩然正氣以證道。福澤億萬裡,始成洞天氣象。

本欲渡盡天下蒼生,豈料天不假年,竟無舟楫可使,徒嘆奈何。幸坐高樓以論道,空有豪情卻不得落實。縱是世事洞明,無半分益處於眾生,又怎麼稱得上學問?

偶遇釣者,以餌戲魚以樂。方知芸芸眾生,皆有各自的喜怒哀樂。人有自渡之能,又何須他人相渡。不如留筆墨於高樓之上,顯足跡于山水之間。有緣者自可參悟,無緣者一笑而過。

此道暗合莊子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之理,便是大道逍遙,遊戲人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故而生為人,遍嘗人之苦,亦是應有之義。

劉正擱下手中的筆,桌案上的文章居然一飛沖天。

城中書生一齊仰望,有好事者立即開出賭盤。

岳陽樓已經有三千年的時間沒有收錄道德文章了,有好賭之人紛紛揮霍家財,賭道德文章入得多少層樓。

有眼尖的人張三斬釘截鐵的說道:“當年浩然大帝留下悟道篇章於第36層,作為岳陽洞天的根基,後又陸續收錄27篇文章,暗合28宿之數。如今此文得岳陽樓青睞有加,怎麼著也上得33樓!”

旁邊的李四立即反駁道:“岳陽樓已經有三千年的時間沒有收錄道德文章了,如今也算是矮子裡面選將軍,此文上得8樓,便是岳陽洞天了不得的大盛事了。”

張三見有人敢質疑自己的眼光,於是就說道:“怎麼著,那咱就賭一把,若是此文不入33樓及其之上,便算我輸,我在浩然大街的3間鋪子和兩處豪宅,便是你的了。”

李四寸步不讓的說道:“賭就賭,若是此文入得9樓之上,便算我輸。我在青蓮大道的那棟樓,就可以跟你姓了。”

接著,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道:“咱們也別佔對方的便宜,若文章留在第9樓到第32樓之間,你我便算平手,不輸不贏便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