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9章 最後白熱化的競爭 (第1/2頁)

加入書籤

於是,銳風開始邀請國內一些在單項技術領域比較出色的企業團隊,希望能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做鳥巢的競標方案。

這時候的銳風,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備受質疑和嘲諷了,

透過第一輪的方案說明會,銳風已經證明了自己可以跟外國大品牌同臺競技的實力,

銳風順利的進入了下一輪的結果一出,華夏同行就開始對銳風颳目相看,更多企業透過銳風也深受鼓舞,覺得國產品牌也是可以競爭世界級大型專案的。

銳風,給了同行的信心,不少同行一改之前對銳風的態度,銳風的邀請函一出,立馬就有很多家華夏企業應徵,希望和銳風聯手一起讓民族品牌揚名鳥巢上空。

經過談判,銳風最後和五家國內企業達成協議,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銳風整合他們在某些單項技術上的明顯優勢,一起努力完善第二輪競標的方案。

2006年的春節,全國人民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侯長風則只是年初一休息了一天,然後年初二就趕回了銳風,繼續為鳥巢專案第二輪的方案而努力。

2006年5月10日,燕京奧組委鳥巢專案的專家組織進行第二輪的競標比選。

經過第一輪的較量,剩下進入第二輪的六家企業都基本對對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都採取了更加完善的方案。

在第二輪的競標會上,銳風的名字依然排在了最後一名。

但這時候,銳風已經不在乎這些排名了。

排名先後並不代表實力的強弱,拿下鳥巢專案的才是王者!

當然,能進入第二輪的企業,都是很有實力的企業。

松下依然拿他們是國際奧委會的全球合作伙伴做文章,說松下完全有能力讓他們的產品跟鳥巢的聲學設計方案相匹配。

evi集團再次強調他們的產品在體育領域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在以前的奧運會和世界盃賽場上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bose再次搬出他們齊全的產品線和更加完整的方案。

......

輪到銳風陳述方案時,依然是侯長風代表銳風上場。

侯長風依然保持著從容淡定,那些評審專家甚至被這個年輕人的淡定和睿智吸引多過對銳風方案的吸引......

侯長風用動畫生動醒目的展示了銳風的方案,

然後侯長風又對銳風方案在安全可靠性的控制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參與評審的專家這次對銳風的方案不斷點頭稱讚,覺得銳風的方案時可行的。

短短三幾個月時間,銳風就好像脫胎換骨一樣,拿出了比第一輪更具優勢的方案,而且一些單項技術方面做得比其他競標企業還要好。

這次亮相,銳風讓剩下的五家外國大品牌刮目相看!

這些洋品牌開始把起銳風視作重要的競爭對手了!

等六家企業陳述完畢,侯長風也更加清楚的瞭解了銳風競爭對手的情況。

就技術層面,咋看之下,似乎大家的產品都可以完成鳥巢的聲學設計方案的要求。

只能拼軟體,拼服務,拼贊助了。

於是侯長風又宣佈,銳風可以再次追加2000萬的裝置,無償捐贈給鳥巢使用。

這兩千萬,是侯長風之前就跟黃銳祥商量過的,他們決定既然大家技術都可以完成鳥巢的方案,那麼就拼誰捨得願意為燕京奧運付出吧。

侯長風明白,哪怕銳風再次追加2000萬的裝置,這筆錢也是用在鳥巢身上,反正這次奧運會也是在自己國家舉辦,就當是支援國家搞奧運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