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帝國榮光照耀四海(五)

加入書籤

華軍利刃營路軍陣全面前壓,吸引了羅斯主帥彼得關注目光,他手拿望遠鏡緊張地觀察這裡的戰況。

戰火硝煙同樣也阻擋了華軍統帥張平安的目光,他眼離高倍望遠鏡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左手攤開,近衛趕緊將熱『奶』茶遞進皇帝的手心。張平安端起茶碗慢慢輕酌,回身走到沙盤前思考下一步戰事。按照張平安的推測,利刃營都統領胡明這個經驗豐富的老將要將主要兵力集於左側,並用騎兵衝擊羅斯主帥所在指揮陣位。華軍主帥張平安從利刃營騎兵旗幟可以斷定,走在最前面的五個千人騎隊是利刃營精銳的斥候騎兵,後方三千輕騎兵也是老兵組成的精銳。張平安從利刃營騎兵出擊順序幾乎可以肯定胡明拿出了利刃營壓箱底的本錢,是想要這支騎兵一舉拿下羅斯統帥進而奠定今日勝局。不僅如此,利刃營還把本部運輸輜重的二千箱車也拉戰場,是想借用箱車厚實的箱壁在空曠的戰場快速構建防禦陣線。

華軍統帥和將領們之間數十年征戰早已形成了默契,皇帝張平安既然推測到利刃營出擊戰法,自然也不會墨守成規還繼續沿用戰前制定的方略。作為華軍統帥,皇帝張平安南征北戰數十年征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深知戰場情勢千變萬化必須隨戰事調整用兵。儘管張平安視線被戰場煙塵所遮蔽,他還是根據經驗下令全軍總攻,為利刃營突擊騎兵創造戰機。皇帝總攻軍令一下,指揮平臺立刻吹響悠長的進攻號角,整個華軍所有待機備戰的戰兵營全部動了起來。一時間,戰場炮聲隆隆,戰馬嘶鳴間數十萬戰兵和騎兵腳步聲震『蕩』天際,火槍『射』擊爆裂聲不絕於耳。華軍全新總攻的號角打『亂』了羅斯主帥彼得的心神,他的一雙眼睛根本忙不過來。東、南、西三面黑『色』的軍陣向羅斯大軍全面壓,翻滾的黑『色』軍陣在旗幟的引領下正收縮包圍圈。所有黑『色』的華軍軍陣似乎在號角響起的同一時間變陣,斑塊般的百人小陣在出擊漸漸融合為一個個長方形千人軍陣。

羅斯主帥彼得剛剛下令調集左右翼各一萬五千步兵支援路主陣,被削薄的羅斯左右翼軍陣還沒有來得及進行調整,遭到了華軍全面壓制。華軍左右翼進攻軍陣變化成為大陣後慢慢連成三道橫陣,每一道橫陣由五排火槍軍陣對敵軍展開輪番『射』擊。羅斯人軍陣火槍兵這時衝到了軍陣前方,他們架起木棍安放削皮火槍與華軍展開對『射』。不得不說羅斯人重型火槍的『射』程還是不錯,他們至少有一戰的能力。交戰雙方隔著數十丈對『射』,十分考驗敵對雙方戰兵的意志力。華軍將領們早『摸』清了羅斯火槍的『射』程,他們在羅斯火槍最遠『射』程處重點打擊敵人火槍兵。雙方軍陣冒起滾滾白『色』硝煙,火光四『射』間兩方都有戰兵不時倒地。火槍對『射』還是面對面拼殺要明,至少沒有冷兵器廝殺看起來那麼殘忍。

羅斯火槍手的弱點在於『射』擊後再次裝填彈『藥』太慢,而華軍制式火槍可不裝彈連續擊發十次,這個武器的差距造成了羅斯火槍兵巨大傷亡。然而,羅斯人削皮火槍這種重型火槍也不是吃素的,巨大的彈丸雖說是準頭差點只要打在華軍戰兵身也讓人不好受。華軍戰兵一旦被羅斯鉛彈擊頭部幾乎不能活命,打在胸部盔甲也足以讓人肋骨斷裂。雙方戰兵排槍對『射』明知道危險極大,卻只能直面死亡不敢後退。在經歷過三柱香的時間對『射』後,華軍進攻陣線火槍兵優勢愈發明顯,羅斯有經驗的火槍兵大量死傷造成了後繼乏力。羅斯人培養一個火槍兵並不弓箭手容易,沒有長時間訓練一般人根本搞不清彈『藥』裝填步驟,當火槍兵死傷之後沒有經過訓練的羅斯普通戰兵根本不能再次使用火槍。缺少了火槍兵與華軍抗衡,羅斯軍陣手拿冷兵器的戰兵將面對華軍一邊倒屠殺。

失去了火槍支撐,羅斯戰兵弓箭手裡拋『射』出的箭矢是一個笑話,密集如飛蝗的箭矢只能在兩軍陣前佈滿搖晃的箭尾颯是好看。在以生命搏殺的戰場好看是沒有任何用處,遭到華軍單方面屠殺的羅斯軍陣被一層層削薄,死傷慘重的羅斯戰兵對接下來是否還該送死還是逃走出現了搖擺。在羅斯戰兵軍心開始動搖之際,『插』入敵軍後方的華軍森林狼戰兵營前鋒出現在羅斯外陣北方。星星點點的黑『色』戰旗下,森林狼戰兵營以百人小陣為基礎百餘小陣分佈方圓十餘里,在薩沙帶領外陣正北方五里列陣。森林狼以騎兵為前鋒出現在羅斯外陣北方,幾乎是在宣告羅斯人退往北方高加索山區的通道被斷絕,這個結果是薩沙所不能容忍。畢竟羅斯統帥彼得將薩沙主力擺在這裡,除了接應羅斯主力外是要保護整個羅斯大軍的退路。

在薩沙看來,華軍這支騎兵人數不過萬人且陣型過於分散,他手裡的騎兵全部出擊將會完全擊垮華軍。心有定策的薩沙沒有有絲毫的猶豫,他下令本部三萬騎兵向華軍發起強攻。所有參與進攻的羅斯騎兵都清楚,他們這次衝鋒能不打敗人數少於自己的華軍,將關係到羅斯大軍能否回到故鄉。雖然華軍戰力強悍在騎兵對沖這種情況下,羅斯騎兵自認還是有一戰的能力。羅斯騎兵的作戰思維還停留在冷兵器和混合使用的軍隊,他們一直認為騎兵最為強悍的武器是手騎槍,數千年來騎兵憑藉騎槍縱橫沙場證明了其無可替代的霸主地位。只是已經變身為全的華軍會給予羅斯騎兵幾乎嗎?這個答案等著對手森林狼騎兵來回答。本來華軍森林狼戰兵營軍陣離羅斯騎兵相距五里,正是騎兵為戰馬熱身提速衝擊的最佳距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三萬羅斯騎兵以整體大陣出擊,其磅礴氣勢可用雷霆萬鈞來形容,戰馬奔騰間羅斯戰兵口呼“烏拉!烏拉!”戰號刺破天空,高聳如林的騎槍迸發出陣陣殺氣。也短短數十丈戰馬由慢跑進入狂奔,羅斯騎兵在奔行漸漸拉開前後之間的距離,他們將在衝刺最後階段放平朝天高舉的騎槍。羅斯騎兵瘋狂衝鋒的架勢似乎動搖了華軍森林狼騎兵軍陣,在敵軍撲面而來的進攻森林狼騎兵選擇了後退避戰。特別是位於路的華軍騎兵更是以軍旗為引領全速後撤。華軍森林狼一萬騎兵在向後奔行的過程漸漸向兩側分開,本來羅斯戰兵在衝刺三視線會變得狹窄,華軍戰馬賓士產生的煙塵遮蔽他們的視線。雙方為交戰先試了戰馬速度,華軍花費數十年培育的良馬在這場追逐優勢明顯。

戰馬高速奔行註定不可能持久,華軍森林狼主將田鵬算計精準,他在前鋒後方六里設下了反擊主陣。這是由九千步兵火槍手構成的橫陣,三排單薄的橫陣拉出了七八里橫亙於羅斯騎兵北方。衝在羅斯隊伍部的主將薩沙,看著退去的華軍卻追不心裡有些著急,好不容易透過飛揚的沙塵看到時隱時現的對手時,不顧一切地下達了總攻的軍令。年輕的薩沙在本部騎兵狂奔之後沒來得及多加思考下令總攻,完全忽略了羅斯騎兵奔襲十餘里戰馬體力已經達到極限的事實,這等於給對手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森林狼戰兵營雖然沒有火炮,但他們火槍連續『射』擊刮出的密集彈雨,還是將強弩之末的羅斯騎兵打得死傷一片。但見華軍暴戾的彈雨把羅斯騎兵一個個推下戰馬,翻滾的人馬夾雜著鬼哭狼嚎,前面死傷的人馬屍體構成了一道障礙,使得後續跟進的羅斯騎兵被不斷絆到。

華軍最善於從側翼打擊敵人,誘敵深入的騎兵分散戰場兩面下馬用火槍攻擊羅斯騎兵。整個戰場『迷』漫著戰馬掀起的塵煙,羅斯騎兵對於來自側翼的打擊沒有絲毫提防,加華軍火槍『射』速極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幾乎清除了羅斯左右翼的騎兵。從天空往下看,華軍森林狼八字型伏擊戰把三萬羅斯騎兵打得是死傷遍地,連羅斯騎兵主將薩沙也在華軍槍口下受了重傷。這個年輕的羅斯將領怎麼也沒想到,在視野極佳空曠的平原,他的對手華軍也能設下伏兵。被子彈擊左下腹的薩沙依靠在一匹死亡,腹部傳來巨大疼痛不僅令他無法站立,他連下達軍令都提不氣。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他的對手預留反擊的騎兵緩緩出陣,準備給予羅斯騎兵最後一擊。

喜歡草原黑暴請大家收藏:()草原黑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