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參觀學校 (第2/2頁)
鄭慶義忙安慰王氏說:“他媽,沒事,你歇著吧。”
鄭王氏勸了幾句,叨叨咕咕地出去了。
鄭王氏走了,鄭慶義不僅自己笑起來:“說的也是,也沒在義和順,你罵的是啥勁,這幫老犢子也聽不著。等我回去慢慢收拾。先給他們回封信。”
“鄭先生在家嗎?”門外有人高聲喊。
鄭王氏應答著出去:“在!您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是裕德學校的校差咧,校長有封信,讓我交給校董捏。”
“噢,快請進,他正在書房裡,您請這邊走。”
鄭慶義一聽是學校的忙起身迎了出去。見是校差就讓坐。校差說:“不介咧,這是校長給您的信,讓我轉告您務必答應捏。”
鄭慶義接過信一看,原來是校長讓他給學生講講創業過程。鄭慶義面露難色,有心推辭,現在那有心情講這些呀。可見校差關切地看著他,這是校長的一番好意,不答應真不是那回事。只好無奈地說:“明天吧。你跟校長說,上午一準去。”
“謝謝校董,我回去了咧捏。”
送走校差再看看吳善寶的信,也不那麼生氣了。於是提筆就寫:“吳老善,你們幾個別再瞎咋呼了,咋賠錢都我姓鄭的!跟你們也沒關係。我還不起有兒子,還有孫子。你們別瞎掰了,真是高粱米籽吃飽了撐的。”
信寫的很簡單,即沒抬頭也沒落款,明確地告訴吳善寶幾個,信託交易空買的豆子、高粱就是不賣!信寫完著人送去郵了。
第二天,早飯後,鄭慶義就開始著意打扮起自己來,上身穿黑色細絲駝絨長袍,外套堆花青緞馬褂,頭戴黑呢禮帽,腳上穿著從天津新買的皮鞋。派頭十足地走了幾步。老婆孩子看著都偷偷地抿嘴笑。
鄭慶義:“你們笑啥,這穿著可有講究。吃好吃孬,在自己肚子裡橫豎別人不知道。這衣著裝點門面,人家一眼就看到了。所以,不能隨隨便便。”
該去小學校了,車早就備好了,鄭慶義上車後,車老闆子吆喝一聲:“駕——!”馬車直奔胡林張莊駛去。
坐到車裡的鄭慶義突然感到有點累,是身心上的累。何必如此奔波?當個甩手東家多好。至少還能落個闔家歡樂。看來是應該檢討自己了,今後買賣該咋做?
鄭慶義冷靜考慮起來。過去主要精力都放在買空賣空信託交易上。經歷這次波折,應該轉轉向了,是賠是賺,有緩沒緩,自己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實業上。喬向齋說的孫秀三,他執掌益發合後就是搞實業,合開了三個火磨,生產的麵粉“龍馬牌”在南滿非常好賣。自家的外棧只能碾米,可在碾米上整出點名堂來不是一樣嗎?這方面真得向人家孫秀三學學呀。再說,歲數大了,判斷力差多了,也禁不起這樣折騰。
算了別想了,馬上就到胡林張莊了,該跟學生們說點啥好呢?到學校講話,這讓鄭慶義大費腦筋,不光是學生,還有先生們呢。說點啥才能中聽呢?鄭慶義在馬車的顛簸中苦思冥想,也沒想好要講點啥。
進入胡林張莊,就已望見學校,道旁有好些人在張望。學校位於胡林張莊的北端,座北朝南。大門砌有門垛,門垛上掛有“裕德私立小學校”。
校長帶幾個人正在大門前迎接他,鄭慶義沒等停穩就連忙跳下馬車,急步來到歡迎的人們跟前,拱手施禮:“諸位先生好,久等了。”
校長:“那裡,那裡。唯恐盼之不及爾。”
校長年近五十,中等身材,略有些瘦,面目清秀。他在前引導鄭慶義進了校門。一進校門,影壁牆上“育才興學”四個大字映入眼簾。
鄭慶義看了一會兒,突然,馬龍潭在中國街梨樹第十五小學校立碑儀式上講的話響在耳邊:“現在國人提倡教育救國,興學的目的在於育人,在於激勵學人前進,要做到育人為本,嚴謹辦學。同學們,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精勤求學,報效國家。”
到底是當大官的,說話有水平。想想馬龍潭說的話,想想自己的經歷,鄭慶義要講點什麼心裡有了譜。
在校長的陪同下,鄭慶義在校內轉了一圈。學生們正在上課,學校秩序井然,十分乾淨,鄭慶義表示很滿意。裕德學校共有四個班,每班二十個左右的學生,實行男女混班。三年級二年級各一個班,一年級有兩個班。
喜歡關東糧王請大家收藏:()關東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