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依依不捨
我一向認為難捨難分這個纏綿的詞語是形容男女之間的分分合合的,可在這裡我將說一說師生之間的事。
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週六下午,本該李老師給我們上化學課,可進來的是覃老師,他給我們上起了最後一課。也是我這一生中最後聽他講課。既沒有講語文,也沒有講歷史地理,而是講的人生。我們都傻眼了,今天是怎麼了?
覃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好想把你們帶畢業,可我現在還是一個代課教師,我不希望被時代淘汰,我熱愛教育事業,必須取得教師資格。我當時高中畢業,沒有被推薦進入大學,從內心說我是不甘心的。我比在座的部分同學大不了幾歲,我一直想繼續學習,可透過我的努力,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想。我透過參加高考,被師範大學中文系錄取,幾年後,我將成為合格的語文教師。
一陣熱烈的掌聲後,教室裡瞬間鴉雀無聲。覃老師很激動不知怎麼說下去。同學們就真的傻眼了。覃老師不教我們,誰來接替呢?這個問題,當然不該覃老師來回答。接著就是一個新老師進入教室,他是我們本大隊的,姓胡,已婚,比李覃二位老師都大些,縣二中畢業後,一直在隊裡務農,他高中學的是理科,數學特別好,這次就被推薦當代課教師教我們的數理化,李老師就接過覃老師教的語文和政史地。看來,李老師還是個全全胯子,教了理科再來教文科。
這最後一課把我們整懵了,我們全體同學的內心是極其矛盾的,既希望覃老師高升,將來有一個好的未來,又不想覃老師離開我們,希望他把我們教畢業。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怎麼辦?
覃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讀了徐志摩的詩歌《再別康橋》: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那時,我們還是第一次欣賞這煽情的詩歌,淚水一下就流了出來。
覃老師進課堂時,本來沒有帶書本,離開教室就徑直走出了學校大門,我們急忙把書包收拾好跟在覃老師身後,一大路學生送他回家。我們行進在蜿蜒的土路上,心情很沉重,沒有多少語言。他的家離河邊不遠的石盤上,我們看著他進入小木門後,依依不捨地站在石盤上,揮手示意,叫我們回家。他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我此時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難捨難分的滋味。我也讀了十幾年書,要說師生間的難捨難分,這確實是第一次,也可以說是最後一次。也許,那時人還小,還年輕,內心不夠強大。
我作為班幹部,帶頭將上方的同學叫走,有男同學,也有女同學。一路上行,走得很累,汗水打溼了內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