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53章 (第2/4頁)

加入書籤

沈常樂笑了笑道:“對對對怪我說錯話了,我的意思是他們不喜歡三俗的相聲,就像前邊那兩位說的就比較俗,跟我比就完全差遠了。”

“嚯!您這口氣很大啊,您意思您說的相聲就不俗了???”燒餅一臉好奇道。

沈常樂笑道:“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我的相聲特別的俗!!!”

“我滴媽呀!這麼個!差遠了啊???那照您這麼說,您是他們低俗屆的祖師爺啊!!!”燒餅一臉驚訝的吐槽道。

“噗…………”

“哈哈哈哈哈!!!”

此時的後臺,一大批觀眾一下子沒忍住笑出了聲,一個個憋的臉都快紅了。

而一旁坐著的於千也是笑呵呵的點了點頭,默默的在沈常樂和燒餅名字下畫了一道。

前後兩個房間都畫道,然而這道和道之間就不一樣了,郭桃兒畫的是減分,而於千畫的則是加分。

舞臺上…………

沈常樂笑道:“雖然吧我的相聲俗,但是我的俗並不是三俗,而是通俗。”

“通俗???”燒餅反問道。

沈常樂道:“對通俗,通俗簡單來說就是更貼近於民間的東西,廣大老百姓都是理解,都能明白,取材於民間的相聲。”

燒餅道:“哦…………那您能具體的說說嗎?”

基本入活了。

郭桃兒本來故作嚴肅的一張臉,面對著沈常樂卻是怎麼也嚴肅不起來,不由自主的就露出了讚賞、讚許的笑容。

沒辦法確實是節奏太好了,開頭拉著上組張鶴侖的相聲穩穩鋪墊,隨即就是一個亮眼的好包袱,然後隨即又藉著這個包袱直接回到了通俗、民間的這個話題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短短的幾句話中卻是處處透著語言的精妙,中間的轉著看不出一點的尷尬和突兀,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

這點上別看張鶴侖和王九瓏也都是德芸社老相聲演員了,但是短短的開場幾句話,給人的代入感已經是雲泥之間了。<好!!!

郭桃兒看著舞臺上的沈常樂,莫名有些理解自己師父候三爺當時看自己演出時究竟是什麼樣的心情了。

就是好!!!

而這時的後邊房間裡邊,師父於千那更是滿眼的欣賞掩飾都不用掩飾了,默默的又在黑板上給兩人各自又添了一道。

沈常樂道:“比方說啊我們這個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這個學就是很大程度上取材於民間。”

“比如學這個天上飛的,地上跑的、草地裡蹦的,還有各種人說話方言土語,地方戲曲還有比方說各個地方的吆喝,您說這個是不是取材於民間?”

燒餅點頭道:“哦那還真是,這可都是人民自己的智慧凝聚成的寶藏啊,不過這東西現在可是沒有了。”

沈常樂道:“這怎麼能說沒有呢?這個我就會啊。”

“哦這個您會?”燒餅道。

沈常樂道:“那當然了就比如說這個呦呵聲,人們講究的叫九腔十八調,棕繩翹扁擔。”

“以前過去有那個賣菜的,前後扁擔挑的十幾種菜,走街串巷的吆喝就跟唱歌一樣特別的好聽。”

“哦?那您給學學?”燒餅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