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派系鬥爭 (第2/2頁)
這時,袁紹又看向了沮授,淡然地問道:“沮授,你是主管軍伍的監軍,對此事你是否有什麼看法呢?“
袁紹一句話便把這件事拋給了沮授,讓沮授想拒絕都不能拒絕。
沮授的表情有些尷尬,但他知道,如果他再猶豫,只會更加激怒袁紹,於是,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說道:“回稟主公,我贊成大軍直接攻打河東郡,我軍兵力龐大,兵強馬壯,而河東郡的兵力又薄弱,正好可以一舉攻克河東郡。不過,我覺得此戰必須速戰速決,否則的話,我軍很難攻破河東郡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袁紹的眼神閃爍了一下,他當然明白沮授話中的深意,河東郡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是,城防堅固,而且還佈置了許多防禦工事,想要攻破這樣的城池,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而這,就是去年為何遲遲未能攻破河東郡的主要原因。
而且,河東郡不是孤立無援的,即便搬掉了白波軍這支攔路虎,也會有南匈奴、黑山軍,甚至朝廷的援軍前來。
所以,拖不得。
不過,袁紹也清楚沮授的忠誠,他知道沮授說的話沒有任何誇張之處,於是,袁紹也沒有糾纏於攻打河東郡還是太原郡這種離譜問題,打太原郡本來就是他暗示郭圖用來做爭取的,跟“掀屋開窗”的道理一樣。
既然你們不同意打太原郡,那就按我的方法來打河東。
袁紹說道:“既然如此,我軍便先對付白波軍,等到這群黃巾餘孽們都處理妥當後,我們再分兵,到時候對河東郡的諸多城池一舉攻城,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河東郡!“
袁紹的話音剛落,辛評立刻就說道:“主公英明!“
“嗯!“
聽到辛毗的話,袁紹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對文丑說道:“文丑,我軍休整了兩天,糧草消耗不少,你可以讓人去收集本地的糧草,以供我軍補充糧草,待我們計程車卒們恢復過來之後,我軍便立刻開拔,前往河東郡攻城!“
“喏!“文丑拱手領命,“末將遵命!“
沮授微微不忍,但最終卻只是嘆了口氣。
“收集糧草”,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背後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即將家破人亡。
接下來,袁紹又和文丑討論了幾句,最後,文丑才帶領著數百精銳騎兵離開。
文丑走後,眾人也陸續告辭離開。
看著沮授的背影,郭圖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怨毒之色,他暗暗地咬牙切齒,恨不得將沮授千刀萬剮。
郭圖本來以為自己的計謀會一箭雙鵰,讓沮授成為眾矢之的,但是,讓他感到驚訝的是,袁紹竟然不按照他設定的後續套路走,甚至,還讓自己的處境變得非常不利。
這跟他之前和袁紹談的,並不一致。
郭圖不禁暗暗後悔,早知如此,當初就應該直接提議讓淳于瓊來領軍。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重新選擇的餘地,他只有繼續慫恿袁紹不顧及一切地去攻打河東郡。
大帳中,袁紹也稍微鬆了口氣。
他現在還沒有準備好,也沒有做好與幷州所有勢力全面開戰的準備,所以,還不適宜對黑山軍主動發起攻勢。
在袁紹的計劃裡,應該是先滅白波軍,再滅王邑,隨後與南匈奴能談則談,談不攏就打。等站穩了河東郡和上黨郡,再北上進攻黑山軍。
而且,袁紹也知道,郭圖的提議雖然有些冒險,但也未嘗不可行。
如果能趁機滅亡黑山軍的話,那麼,就算是犧牲幾千士卒,他也是心甘情願的,畢竟,如果能夠藉此機會滅亡了黑山軍,那就相當於佔領了整個幷州的腹心之地。
只不過,兩種方案各有優劣罷了。
想到這裡,袁紹心中不由地熱血澎湃起來,彷彿看見了自己統一華夏大地,建立不世基業的美夢。
不過,袁紹並沒有因此而如何,相反,袁紹的臉上反而浮現了幾分憂慮的神色,因為,袁紹的心中清楚,這個美麗的幻想只能存在於理想之中。
如果河東郡真的被他們攻下來了,那麼,河東郡作為朝廷的一大屏障,到時候,恐怕整個朝廷,都要為河東郡而擔憂了。
以劉弋的決心來看,恐怕就算是傾巢出動,都會支援河東郡不落入袁紹手中。
雖然現在袁紹軍兵力佔優,可如果白波軍、黑山軍、南匈奴、王邑、關中朝廷聯起手來,到時候還真的勝負未可知。
不過,不管怎麼說,袁紹現在還需要保持信心,鼓舞士氣。
“哎,此戰或許該試試淳于瓊了,總不能一直讓河北人當大將。”
喜歡大漢在逃天子請大家收藏:()大漢在逃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