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對峙半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再加上南方沒軍隊北上,士兵們操練也懈怠了很多。

這樣一直搞下去,怎麼有精銳可以抽取?

於是,關東世家決定從軍中選拔精銳。

但這個問題又來了,誰來當統帥?

八個一品世家,四十二中級世家,還有百十個小世家,吵得不可開交。

最終八個一世家內部妥協。

將精銳軍隊一分為八。

分別組建,遼東軍、盧龍軍、北平軍、常山軍、邯鄲軍、太原軍、河內軍、清河軍。

八個世家一個家派一個厲害的人當統帥,剩下的各家分將校軍官,然後再把精銳一分。

八個軍,每個軍下轄六個師,一個師三千人,於是八個軍有九萬六千人,再補四千人到十萬,四千人放在鄴城,給復位的皇帝應玄當禁衛軍。

於是,應玄喜提太上皇復辟成就。

得知訊息的應昭,嗤了一聲,什麼堡宗復辟記,自己那個便宜老子,還真是誰架著他都無所謂。

復辟之後第一件事改年號——平武。

意為武力平叛為主的時間點。

然後他們改元之後,應昭突然下令馬步軍從榆林、平城、風陵渡同時出兵,殺入山西。

剛剛組建八軍四十八師的鄴城小朝廷大驚,趕緊派兵來增援,但同時安陽方向浮橋開始架設,逼得關東世家不得不停下資源的大量傾斜,用來防禦。

結果一個月之後,一支騎兵突然出現在遼南,接著直插遼陽城,徹底將鄴城小朝廷的勢力,趕回了關內。

瞬間,局勢焦灼。

關東世家這才猛地發現,時代變了。

應昭居然有從海上直接投放精銳的能力。

遼東一丟,關東世家徹底被堵在山西和河北了。

應昭也不著急,一邊沿著海岸線丟下斥候和細作,一邊壓縮敵人的生存空間。

河內軍死守半年,等到秋後,應昭命宇文泰領右路軍統帥三萬馬步精銳,直插城池四周。

河內軍還沒來得及堅壁清野,當地農奴就被應昭編成建設兵團,開始圍城。

這一次應昭一改往常的興兵用險,就是堂堂正正給你耗國力。

一招一式,大開大合,信手拈來。

任你東西南北風,應昭軍隊穩紮穩打。

偏關守將海逸開關投降,太原軍急奏鄴城,要鄴城出兵協助。

但鄴城朝廷第一時間強佔太行八徑,堵死應昭軍從山西下來的可能。

應昭也不傻,他犯不著去死磕太行山,轉頭命人從安陽出兵,進一步擠壓敵人的戰略空間。

然後應昭又從長安離開,這一次他走武關,入南陽,見到了被俘虜的高歡。

高歡被關東世家丟在南陽,在沒有援軍和支援的情況之下,他化整為零逃入商洛山內打游擊,派人問過諸將,希望能請降。

但顯然,諸將都沒有將他當一回事。

於是,他就有一天沒一天的過日子。

直到今天,被抓了。

抓他的,還是老熟人。

段韶。

段韶迷路之後,被應昭軍隊遇到,為了不被認出身份,將所有身份證明埋了起來,然後裝作潰兵,被陳慶之整編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