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趙構退休岳飛平反 (第2/2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切都是為了和平。
為了和平,趙構自己也在秦檜的陰影裡生活了十多年。
但和平是好是壞呢?趙構不知道,他只知道和平促進了南宋軍民的休養生息,但是和平並非永恆,金國最終還是撕毀了和平的協議。
“現在你是皇帝,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趙構並不想控制趙眘,一個皇帝,如果不犯錯,永遠成長不了,永遠不會成為明君。
“鵬舉,讓你蒙冤二十年,實在對不起。”趙構對著風波亭的方向流下一滴淚。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反覆吟誦著岳飛留下的這首《小重山》,趙構又流下了一滴淚。
登基僅一個月之後,趙眘以太上皇對岳飛念念不忘之名,推翻了岳飛的冤假錯案,追封岳飛為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武昌郡開國公,食邑六千一百戶、食實封二千六百戶。
食邑是國家津貼,不能世襲,食實封就相當於撥給了你這麼多戶人口的賦稅,可以繼承世襲,相當於你就是地主,當時很多縣都不到一千戶人口。
岳飛的後人也全部平反,朝廷還要給他們官做。
這是一個訊號,一個開戰的訊號,給岳飛平反就是前奏。
不久趙眘就召回了老將張浚任樞密使,積極籌備北伐事務。
趙構並不同意北伐,但是也沒有刻意阻撓,他只建議道:“張浚這個人,不能太相信他。”
1163年五月,趙眘即位不到一年,改元隆興,就對金國不宣而戰,以張浚為都督,以李顯忠為主將,發動了隆興北伐。
事實證明,薑還是老的辣。
趙構在採石大捷和完顏亮迪古乃)被殺的大好形勢下都沒乘勝追擊,一個剛即位的生手想撿漏,後果可想而知。
這一仗只打了十八天,就以符離之戰宋軍大敗為標誌,完結了趙眘一統中原的夢想。
之後宋金再次議和,這次叫隆興和議,南宋談成的條件比之前更吃虧了,又割了幾塊地,包括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市)、泗州今江蘇省盱眙縣)、唐州今河南省唐河縣)、鄧州今河南省鄧縣)、商州今陝西省商縣)、秦州今甘肅省天水市)。
但也有一些進步,比如換回了一個好聽點的名頭,南宋對金國不再稱臣,稱侄皇帝,宋國皇帝得叫金國皇帝叔叔。
趙眘這回老實了,專心發展經濟、文化,再不提收回中原,在他的努力下,南宋又延續了百來年。
趙眘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比如在文化方面,他提倡百家齊放,沒有打壓任何一個流派。
有宋一朝,文人最幸福的就是這個時期,很多大家成長起來,比如思想家朱熹、陸九淵、陳亮、葉適,文學家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尤袤,詞人辛棄疾等。
後來人們把這段時間稱為“乾淳之治”,趙眘本人被稱作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
太上皇趙構在德壽宮度過了二十幾年快樂的退休時光,雖然他也曾對趙眘的一些舉動有過非議,但那畢竟無傷大雅。
趙構若不是因為皇帝身份,他的詞其實也寫得相當不錯:
扁舟小纜荻花風,四合青山暮靄中。明細火,倚孤松。但願尊中酒不空。
1187年,趙構壽終正寢,享年82歲高齡。
趙眘將繼續帶領大宋王朝曲折前行,主戰派與主和派還將繼續鬥爭,但和平永遠是這個世界的主旋律,因為主戰派大多鬱郁不得志,比如辛棄疾受排擠受打壓,連詞風都由豪放變得婉約起來: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221年,岳飛死後八十年,杭州西湖西北角建起了一座嶽王廟,裡面供奉的是岳飛的屍骨,是趙眘為岳飛平反當年,隗順的兒子獻給朝廷的。
嶽王廟前面跪著四個銅像,分別是秦檜夫婦、張俊、万俟卨,岳飛死得早,四個害死他的人則跪到了天荒地老。
十幾年後,金國被宋蒙聯合消滅,宋金之間的恩怨終於一筆勾銷,但接下來,南宋又被它的合作伙伴蒙古滅掉,再嘗聯金滅遼的苦果。
這次,大宋終於壽終正寢,再也沒有緩過氣來。
喜歡大宋中興傳請大家收藏:()大宋中興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