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88章 大結局·一·正名聲 (第2/3頁)

加入書籤

從或逆皆不行,唯有順。

順其心意,不遂其妄想。

眾人聽了池胤所說蘇誡奸佞背後苦心與艱難後,恍然明瞭。

風勢逐漸倒向他一面。

濯旌王仍存疑,說池胤所言均為其一面之詞,不足洗清蘇誡惡行。

他話音方落,人牆後方陸陸續續冒出些寬衣博帶,行止端莊的雅賢之士來。

中老年男士居多,女賢亦有。

是琅琊雲氏的儒士,以及許多素負盛名的大儒,以及不少文人界的後起之秀……

最讓蘇誡目光怔愣的是:他的父親、母親也在其中。

蘇誡動容,看向雲渡。

雲渡微微笑著,眼裡溢位憐愛意味。

她不知怎麼想的,昨日突然嚴肅地對他說:

他不問她意願,私自安排了她命運,傷她太多,可惡得很,為了平衡總不平的心,她也要安排一回他的命運。

不準他問始終,照著她說的做即可。

這便是他為何一早跪在宮門口請罪的因由。

蘇誡隱約覺得她要做什麼,此刻見如此多頗具名望的賢儒到來,他確定了。

——她要為他正名。

她半月奔波,必是為此事計劃。

這女子……

雲渡說了,他今日的任務就是請欺君之罪,其餘的罪名一概不要承認,

後續不管大家說什麼,都不準插話、反駁。

沒有她的首肯,什麼也別做。

謹遵愛妻所誡,蘇誡於是默不作聲,靜觀自己的命運是如何被安排的。

卻說各書香名門賢儒一出現,有眼力的即刻知曉了接下來事態的發展——他們是為蘇誡而來。

來為他洗刷汙名。

果不其然。

下一刻,蘇誡的父、母親兩步上前,說他們的兒子不是不忠不孝的逆子,他們斷絕關系是假的,他們一直都是一家人。

蘇父說,他兒子蘇誡就是背負著沉重使命,不知壽命幾載,恐不能侍奉父母百年,才勸他們再育兒女,接替盡孝責任。

其實,蘇父、蘇母對蘇誡所謀之事並不知情。

之所以在人前這樣說,是因雲渡去拜訪那時,把真相相告,懇請他們來京一趟,把蘇誡從臭泥澤裡拉出,讓他堂堂正正走在陽光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