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亭中大雨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亭中大雨

李審言保持這樣的姿勢笑, 甚至配合彎腰,口齒模糊,“不厚怎麼配得上你?”

這人雖然行為上百依百順, 但嘴上總不饒人, 時不時就要來這麼一句。

好在清蘊習慣了,蹂躪夠他的臉, 準備鬆手時被一把抓住, 緊貼在他結實的胸膛,“整天動手動腳, 摸也摸了, 親也親了, 睡也睡了, 文襄夫人就是不準備對我負責, 是不是?”

恰巧這時阿寬和白芷準備入內,聽到這話同時頓住, 默默收回腳步。

清蘊收回視線, “……何時睡了?”

李審言振振有詞, “你冬日怕冷、入夏貪涼,多少次都是我暗地裡幫你蓋被關窗,再默默守著, 這樣不算陪睡?”

只有他才能把暗中盯著人睡覺這件事說得如此光明正大,若是鎮安帝在這,指定要氣笑,然後把人禁足個十天半月。

清蘊這才知道, 她之前以為是白芷做的事,竟有不少和他相關,不由好奇。“你整日那麼忙, 怎麼還有空天天來?”

“時間總能擠出來。”李審言神態輕松。

默默盯他片刻,清蘊終於鬆口,“十本書。”

李審言疑惑望去。

“我列出十本書,太子何時能把它們熟讀得七八,我就對你負責,如何?”

李審言很警惕,“你先把名單列出來。”

清蘊微微一笑,移步書桌前,揮手寫下一串書名。李審言不如她博聞強識,好歹都認識是什麼書。

《昭明通鑒》《兩京賦役全書》《九邊軍需錄》等書名列下來,他迅速在心裡算了筆賬。

這些書有的囊括極多,有的鑽研頗深,不說深究,就是都通讀一遍,按他的時間,如果半月一本,也至少需要五個月。

真算起來,還不如等一年期滿。

可李審言想到天資超群的李秉真,再想到學富五車的王宗赫,對上清蘊含笑的眼,忽然點點頭,“好。”

清蘊緩緩把紙遞過去,“那就不等一年期滿,而是等太子讀完這十本書?”

李審言:“沒問題。”

他又不傻,只默默盯書。既然她能信手列出書名,證明她對這些書早已熟絡於心,他這個學問平平的人,時常來請教總沒錯。

清蘊深深看他一眼,也道聲“好”。

她想看看,面對最不喜歡的讀書,李審言能堅持到什麼地步。

接下來,除去休沐的時候,李審言每天掐著點來清蘊居住的溶月軒。沒有故意插科打諢的隨意,沒有吊兒郎當的笑臉,而是真的捧著書,每日和清蘊在亭中端坐。

他先挑了自己最感興趣的《九邊軍需錄》。

這是兵部職方司彙編,解密九邊重鎮糧餉調配、屯田養兵收支。清蘊之前能看到,還是因陳危之故。

她對這本書只能說大致瞭解內容,具體如何操作,卻不如李審言反應得快。

加上休沐三天,李審言僅用十日就通讀了這本書,並在清蘊提問時對答如流。

接下來,他又陸續攻讀了五本,其中表現出的專注和才智,讓鎮安帝也大為吃驚。

轉瞬入秋,李審言倚靠亭柱而坐,單膝屈起,右手置於其上,手中捧的是《南柯夢遊記》。

這是本典型的山水遊記,記載了各地山川名流、美食風俗,看起來基本不費什麼心思,輕松愜意。

十本中竟有這麼一本話本般的“閑書”,李審言頗為意外。

清蘊則靜坐石桌旁,對著棋譜解殘局。

李審言舉著書,忽而開口,“這裡說,蒼梧山有種竹葉會在雨天唱歌。”

他眉間閃過興味,指尖劃過泛黃紙頁上的水墨插圖,“我倒覺得,這該是風聲穿過笛竹的動靜,你覺得呢?”

清蘊正執筆在古籍旁批註,聞言眼波微動,“兩種皆有可能,畢竟世上無奇不有。”

李審言啪得合書,“那就拆了溶月軒的竹簾驗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