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番外三 劉度古穿今(一)[番外] (第2/2頁)

加入書籤

劉度推開房門,裡頭竟一片雪亮,頭頂一顆碩大的夜明寶珠,令他瞠目張大了嘴。房中兩張窄榻,離地竟有一尺來高。其中一張榻上趴著個頭發蓬亂的後生,年紀與他差不多大。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頭頂發髻也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短茬茬一頭寸發!

他心口一跌,果然,淪為修長陵的刑囚苦力了?那後生頭也不抬,眼只盯著手裡五光十色、能閃會動的方板。劉度好奇心起,便從衣袋裡掏出“叔父”給他的那個,坐在旁邊那張空床上,小心翼翼參詳開來。

這一歇便歇了三日。腦後傷處疼痛漸輕,劉度也漸漸從“手機”與同宿之人口中弄清自己當前處境。他竟不知為何來到二千年多之後的一方天地!不變的是身處方位,這裡仍是高皇帝陵寢之所在,如今被圈為“長陵保護性發掘現場”,而他與“叔父”這一班人,是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僱來處理土方的農名工。

巧的是,他仍叫劉度,身形外貌也與從前別無二致。人死後應奔赴黃泉、魂歸泰山,他卻不知為何重生於千百年之後的一個人身上。

劉度亦不得不接受他再也無法與劉歆相見的事實,稍稍欣慰的是,他從手機短影片裡看到,劉歆並沒有死於漢成帝火燒長陵一役,非但逃出生天,此後更是加官進爵,甚至作了十來年丞相,享壽七十餘載,無疾而終。

劉度不愛讀書,腦子卻並不愚笨,為了能看懂此間世界文字,他每日搬石抬土之餘,一有空便開啟識字app學習,一個多月後,便不再依賴語音輸入,能在網上搜尋自如、閱讀許多材料了。

他查到更多劉歆生平,得知劉歆將前世的他送回廣陵王府後一刻也未耽擱,甚至未曾出席廣陵王辦的謝宴,當下便上馬甩鞭而去。

這般急著告辭,是怕與他妻子相見、措顏無地?又或者,這呆子性子清高,知曉他家中有妻有子,當下十分惱火、恨上他了?

劉度妻子乃廣陵國相之女,兩家世交甚篤,二人是指腹為婚的少年夫妻。他對不起劉歆、劉舜,更對不起妻子,前世惹下的這些糊塗情債,終是再也無法清償了。

劉度日夜思念劉歆,將能查到的關於劉歆的史料盡數搜羅來,每日細細查閱,沉溺其中不能自已。史書上說,劉歆一生獨身,至死未婚,他猜想劉歆應當也未割捨下他。

二聖臨朝多年後,因天子與皇帝皆無所出,不得已須往宗室子弟中尋得一後生過繼,方能延續漢室宗廟、令江山後繼有人。丞相劉歆力排眾議,親往南陽將一名喚劉秀的半大孩子迎入東宮。

可這劉秀不是別人,正是劉度與妻子所生獨子。前世劉度回到廣陵後不久因瘋病離世,妻子青春尚在,次年便改嫁走了。劉度三弟劉欽往南陽任濟陽縣令時,便將劉秀帶在身旁教養。

幾十年後劉秀登基帝位,展現出過人的政治才能。他又將天子與皇帝二聖合一,開啟了半個世紀的光武盛世。劉度也因此沾光,被劉秀追奉為皇父,以天子之禮重新下葬,享受黃腸題湊、金縷玉衣、車馬兵俑陪葬的待遇。

這日劉度與同宿小夥被工頭叫去,幫考古隊抬墓裡起出來的銅盆銅鋗。兩人隨一名年輕的研究員下到墓中,見幾名專家正湊在一間耳室裡興奮地議論著什麼。

劉度個子高、脖子長,伸頭瞅了一眼,見被那幾人護在當中的,是一隻碎成兩半的水晶杯。專家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這東西的來歷,有人說,這是不是漢高祖劉邦的陪葬器?劉度“呵呵”樂了:“高皇帝時哪有這樣細的工?”

旁邊兒研究員瞪他一眼道:“你懂什麼?”

“我不懂你懂?”劉度提起嘴角笑道,“這我家……這明顯是東海才有的水晶嘛,當是廣陵王貢上來的祭器。到不了高祖,我看像成帝時期的。”

一室考古工作者突然安靜,紛紛扭頭看他。劉度不禁有些緊張,正要說“我開玩笑的”,前陣子來看過他的那個胖專家突然開口問道:“成帝放火少了長陵,怎麼可能留下東西?”

劉度道:“哦哦,對不住,口誤了,應該叫二聖時期。長陵重建後,自然要重新祭祀高皇帝,這應該是那時各諸侯國納貢上來的東西。”

胖專家點了點頭,劉度得意起來,手沖著耳室內指了一圈道:“你們再找找,這東西當是一對兒,沒有隻貢單個兒的道理。”

他說的不無道理,考古隊專家們花了半天時間,將這間耳室一厘米一厘米地排查過去,竟真的在牆角土裡找到另一隻完好無損、晶瑩剔透的水晶祭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