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近在咫尺 (第2/2頁)
這一年多的時間,風雲變幻,原本讓人敬畏的大晉居然到了現在這個地步。
他們這些人,可還頭一次嚐到這種甜頭。
這也滋生了他們的膽量,關中,他們青唐自己要不好嘛,為啥要跟北境人瓜分呢?
眾人喝著酒,吃著肉,甚至還煞有其事的說起了日後打下關中之後要找幾個晉國貴女做女奴...
但總有人是清醒的。
作為大君之弟的拓跋犍首先開口道:“諸位將軍,別高興的太早了,咱們還沒打下安定呢,別忘了如今鎮守關中的晉國大將,可是武安侯!對上那個魔王,你們誰敢說自己能贏?”
這一盆冷水潑下來,一個名叫六指鄉盆達的青唐將領就開道。
“王爺何必漲晉人的志氣,滅咱們大白高國的威風?晉國的武安侯雖然能戰,不過他現在也是腹背受敵,大君和北境毗沙門大汗的四十萬大君正在延州等著他呢,等咱們打下安定,順勢掏了他的後路,前後夾擊,到時候他就是天神,也得被咱們困死!”
“對,盆達說的對,只要咱們能打下安定,到時候兩路夾擊,就能報了咱們當初在河湟和松州的仇!用他們晉國的話說,一雪前恥!”
六指鄉盆達的話,立即讓幾個青唐頭人和將領上了頭,彷彿安定城的城牆他們輕輕一跨就能跨過去。
而那位被青唐士卒稱之為“晉國雅羅珊”的武安侯,也不過是冢中枯骨。
拓跋犍被反駁,還想再說什麼,卻感受到有人扯了他的袍子,又看到坐在上位的主帥青誼節鬼章朝他示意,使了個眼色,於是也悶著氣坐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扯他袍子的是已故軍神論贊破的長孫,倫日煦,與拓跋犍一樣是此行的副帥。與鬼章、拓跋犍並肩作戰也有些年頭。
雖然論日煦一向以勇武著稱,聰慧不及其弟論噶真,但小部族出身的論日煦在論贊破這種老狐狸的調教下怎麼也不會是個笨人。
無論是鬼章還是拓跋犍,都很信任他。
待拓跋犍重新坐下,論日煦才小聲道:“王爺,沒有人會對犛牛講道理。這些人最多也就參加過鬆州大戰和河湟之戰,他們沒幾個人見過武安侯親自上陣時的威風...”
拓跋犍聽了之後默然不語,點了點頭。
隨後論日煦又道:“王爺知道疏勒之戰吧?”
拓跋犍端起酒碗喝了一碗青稞燒酒,然後重重的點了點頭。
疏勒之戰他自然知道,青唐六萬大軍,在他的父親,前任大君拓跋赤德的率領下進攻疏勒城。
最後回到西海高原的只有數千人,甚至丟了大君的白犛大纛和大佛廬。
也正是疏勒之戰,讓傅津川這個還不滿二十歲的年輕武人,一躍成為大晉炙手可熱的武安侯。
想起十幾年前,祖父讓他們帶著二十騎連夜逃離疏勒,論日煦臉上不由的浮現一絲憂色。
“他們只知道那個人勇勐絕倫,用兵如神...呵呵呵,卻不知道,那個人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把人心吃透了...”
而一旁的拓跋犍聽到了十幾年前,傅津川血衣留敵的手段,同樣是暗暗心驚。
疏勒之戰是他父親拓跋赤德最為諱莫如深的事情。
從不允許有人談起,自從父親在松州大戰死於兵變,依舊很少有人提起。
所以當年還小的拓跋犍並不清楚這些細節,如今聽到論日煦所說的這些話,心中著實有些驚異。
提起疏勒城,人們想到的都是傅津川的悍勇無匹,八百鐵騎讓六萬青唐勇士抬不起頭來...誰曾想過當年還不滿二十的少年會有多少環環相扣的算計?
十幾年後的今日,他們真的就能輕易的擊敗那個“晉國雅羅珊”,奪取中原最為重要的關中之地?
無論是主帥青誼節鬼章,還是作為副帥的論日煦、拓跋犍,對於此都不會有太過於樂觀的態度。
殊不知,危險比他們想象之中,來的更早。
喜歡一世驍雄請大家收藏:()一世驍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