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終不似少年 (第1/4頁)
在一場大勝之後,晉軍並沒有乘勝追擊,這一點倒是讓青唐人有些意外。
原本鬼章在費盡心力收攏敗軍之後,就立即作出嚴陣以待的架勢,但此時卻彷彿顯得有些多餘。
他知道晉軍奔襲而來,必定不是主力,應該是以騎兵精銳為主。
但以傅津川用兵的風格,一向是得勢不饒人,如今以青唐軍說面臨的形勢來看,即便是面對晉軍這部騎軍,也是難以抵擋的。
至於攻取涇州,已經是痴心妄想了。
軍心士氣都不在了。
按理來說,他們已經可以撤軍了。
但他們又不能撤。
作為西路軍,本就是偏師,即便攻不下涇州,還是要擔負牽制晉軍,不能讓晉軍主力去支援延州。
鬼章的算盤傅津川自然清楚,但他還是沒有急著出擊。
足足等了六日。
六日後,李求仙、盧懷玉率十四萬步騎趕至涇州。
第七日,修整。
夜間,仇鴛故技重施,再度率軍夜襲。青唐軍大亂,退出大谷口。
第八日,全軍出擊。
傅津川命盧懷玉率七千騎,繞後截斷青唐大軍退路,命李求仙率一萬騎驅趕,自領大軍在後。
而青唐軍除了拓跋犍和論日煦率騎軍率先逃離之外,其餘六萬餘人全部被堵在渭水河畔。
青唐人先是請降,晉軍不受。
兩軍陣列而戰,皆是如牆而進,前死後繼。
晉軍仗著兵甲和弓弩之利大量絞殺青唐軍,血戰兩日。
青唐全軍覆沒,最後只留下數百個青唐人,用於清理戰場。
屍橫遍野,渭水為之不流。
夕陽西下,傅津川望著被殘陽和血染紅的渭水長嘆一聲。
饒是他身經百戰,對於今日之事也難免有些心季。
不受降,也是萬般無奈之舉。
糧食不多了。
五六萬人的俘虜,加上十餘萬人的大軍,每日消耗的糧食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戰過後,晉軍雖有些折損,但大勝之後,士氣更勝。
傅津川掏空了涇州府庫,以及青唐人的繳獲,大賞全軍。
並明言,延州還有四十萬敵虜,繳獲會是這裡的數倍,士卒聞言皆戰意昂然。
隨後大軍北上。
延州城,青唐大君、北境大汗正在城外的高臺上觀戰,四十萬大軍攻打延州已經足足一月有餘。
雖然外圍有薛琮的三萬步騎為援引,但城內守軍的壓力依然巨大。
不過朱靈石也算宿將,城中糧草和守城器械準備充足,足以應付半年。加之援軍就在外圍,城內守軍知道朝廷沒放棄他們,自然也士氣高昂。
北境和青唐損兵折將,也始終無法攻下延州城。
反倒是薛琮時常率騎兵襲擾,搞得聯軍大為光火。
高臺上,並排擺著兩張虎皮大椅,相隔一丈,坐著毗沙門和拓跋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