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國策 國策 (第3/3頁)
皇帝沉默下來,擰眉道:“怎會如此,君王既然聖明,上天就會眷顧,哪裡來的天災人禍。”
顧清衍並不回答,反倒是將一本奏摺翻出來,指出大周建朝以來遇到過的天災。
光是這一項就有厚厚的幾大本。
“陛下覺得,太祖皇帝足夠聖明嗎?”
小皇帝沉默下來,顯然也意識到其中矛盾,如果太祖皇帝聖明,那為何當時天災不斷,可讓他說太祖皇帝不好,作為子孫後代實在是開不了口。
“天有天意,人有人間,古有張衡制地動儀,隴西地動早報三日,救下無數百姓。”
“江南一帶常有水患,若能改造水車,疏浚河道,既能保證堤壩安穩,也能使得漕運暢通,更能推廣江南,秋稅或可翻番。”
小皇帝點了點頭:“如此說來,雖然研製起來花費巨大,但確實也有用處。”
顧清衍扔下一個炸彈:“除此之外,兵刃煉制更是重中之重,兩國對戰,短兵相接,除了考驗將領兵力,兵器也十分重要。”
“大周若不精益求精,遇上敵軍不堪一擊,更會葬送無數軍士性命,曾聽聞西域有火器,能不近身就傷人性命,此等利器大周怎能沒有?”
“大周之外還有西域,西域之外還有番邦,番邦之外更有許多國家,大周若是閉關鎖國,就會不進則退,也許千百年後便從如今鼎盛,淪落到被迫捱打,對那些蠻人俯首稱臣。”
“這怎麼能行。”小皇帝果然神色大變。
他順著顧清衍的話往下思索,覺得真有可能,越想也是心驚肉跳。
顧清衍再接再厲:“今日有酸儒視工匠為末流,長此以往,天下便只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能當官入仕,自然是好的,百姓逐利,為了讀書卻將其他拋之腦後,卻是走偏,數百年後再也無人記得前朝覆滅之時,是太祖皇帝火炮營先破的東城門。”
小皇帝只覺得心驚肉跳,這些他都從史書記載中看過,自然知道顧清衍並非危言聳聽。
他立刻改了方才那副顧太師你不務正業的姿態,連聲道:“還是太師有遠見,工部看似不起眼,實則大有所為。”
顧清衍笑而不語,有心人在小皇帝耳邊嘀咕,他自然也是知道的。
等拿出真家夥來,小皇帝自然就信了。
離開皇宮,顧清衍不記得回壽親王府,而是一路到了郊外。
他口中的利器火炮是一部分,農耕也不能落下,如今郊外農田都在優選稻種,十裡農莊正是稻穗壓頭的時候。
顧清衍剛出現,莊頭便殷勤上前:“參見大人,稻田一切都好,過幾日就能收割,這次定能豐收。”
“那就好,記得將所有步驟都記下來,決不能出錯。”顧清衍叮囑。
他特意繞著稻田走了幾圈,免得下面的人陽奉陰違,這才進了工坊。
相比起琉璃、時鐘這樣的賺錢利器,顧清衍更想早些將水泥、瀝青、彈簧這樣的折騰出來,最大程度的改善大周基建。
至於工業革命,倒不是他不願意做,而是牽連太大,還得好好想想。
轉了一圈回到親王府時,天色都已經黑了。
顧舒顏在門口探頭探腦,見他回來就一把拉住,低聲道:“大哥,你可算回來了,方才王爺回家了,不知道為什麼沉著臉,下人都不敢靠近,連著向我求救呢。”
顧清衍聽了奇怪,今日朝中除了小皇帝發問,並無其他事情發生。
他拍了拍妹妹手臂:“我去看看。”
等他走進屋子,果然瞧見裴玄滿臉冷意,正在擦拭手中佩劍,寒光必現。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