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0章 活死人 (第1/3頁)

加入書籤

黑山軍在秦老頭的指揮下,開始悄悄的分段挖地道了。

黑山府的村民們夜裡去敵營搗亂,白天補覺。

這兩日京郊逃跑的人又多了起來,算是有戰事後第二波逃亡高峰了。

之前大家從長安城裡擠出來後,有的是直接去了外地老家,但也有不少人像嚴家那樣先去了京郊的別莊或是村子上裡暫住,觀察形勢。

若是局勢出現逆轉,敵軍沒有打進長安城,他們就可以回去。

要是敵軍打進了城,那他們也不至於困在城中,可以直接逃。

結果一看,群龍無首的長安城防衛太薄弱了,禁軍將領們心思各異,有要叛降,有的逃跑,少數才死戰。

才一天就被人攻破了,大家都懷疑長安城內是不是有人開門迎敵。

也有很多嘆:

原來看似繁華的大瑜,只不過是層空殼,一敲,就碎了。

不管真相如何,現在情勢已經很明朗了,長安真正成為了虎狼之地,他們回不去了。

因此,京郊的人帶上行李趕緊跑了。

京郊小道上擠了不少人和馬車。

其中有幾輛馬車前後跟得很緊。

是袁家的馬車。

最前面一輛馬車裡擠著男子,第二輛馬車裡坐著女子,都有老有少。

不論前面還是後面的馬車,都臉色愁苦。

他們是袁遲的叔父一家。

袁遲的父親這一支是大房,叔父一家是二房,早年分了家沒住一起,感情上不算很親近但是也絕不疏遠。

他們之前沒走,是因為懷著僥倖,覺得袁遲興許能想到辦法守住城。

可後來聽說城破人亡,袁遲下落不明。

袁遲叔父一家知道袁遲那個性子肯定不會逃跑,沒訊息的話,那肯定就是人沒了。

馬車內的氣氛很低沉。

女眷的馬車裡擠著五個女子,三個盤了婦人髻,兩個還是女童。

三個婦人中,其中一個年紀大些的對另外兩個婦人道:

“珊兒、毓兒,我們在江南老家還有些田產,以後日子雖不比往日,但比普通百姓還是好許多,衣食儘可溫飽。你們莫喪氣,往後,我們在江南好好操持家中,日子還會過好的。”

年紀大些是當家夫人,袁遲的嬸孃。

“娘說的是。”另外兩個年輕的婦人回道。

她們一個是袁家的兒媳,一個袁家女兒。

“毓兒,你還年輕,待到了江南,娘同珊兒會再為你看看以後,別記掛從前的事了。”

袁夫人這話說得委婉,但是袁毓聽懂了。

袁毓看著自己的繡鞋尖道:“娘,我能從宮中出來已是萬幸,不會再記掛從前了。”

她生得眉目清秀,但在美人如雲的宮中便顯得不太起眼了。

她十六歲入宮做了才人,後來熬了兩年,被皇上寵幸,升了位份到婕妤。

她運氣好,很快懷了龍嗣,卻沒有保住。

沒有保住孩子,也沒有保住榮寵,是宮中沉默的袁婕妤。

前些日子,宮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眾人各自逃散,袁婕妤也逃回了孃家。

袁婕妤剛逃出宮的時候心有餘悸,在家中連續幾夜都沒睡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