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逆天改命三十 (第1/2頁)

加入書籤

勝德營不主動出擊,平正盛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開啊,如果時間拖久了,北條康雲會不會反都是個問題,屆時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平正盛要破局,可如何破?於是平正盛就主動提議了比武繼續。

平正盛是如何落到今天這般地步的,是勝德營太強了?

不是!

勝德營再強也就是五百餘人!

真正令平正盛眾叛親離的是獲罪於天!

在霓虹國,血統論至上,而血統論的背後邏輯便是天命。

是平氏獲罪於天的傳聞令平氏舉步維艱,眾叛親離,而聯軍的壯大也正是得益於此。

畢竟敢於逆天而行的又有幾人?

而平氏獲罪於天的傳聞正是源自比武。

只要能在擂臺上勝了,那麼平氏獲罪於天的傳聞就將不攻自破;反之,那麼平正盛便能引誘勝德營入局!

擂臺上的失利,進一步證實了平氏的獲罪於天,軍心浮動,一夜之間八萬大軍降了五萬,都是成建制的投降!

這一切都在平正盛的預料之中,也在計劃之中!

一夜之間接納了五萬降兵,聯軍方面不但不能信任這些降兵,還必須分出人手來看守。

北條康雲得不到信任,看守的任務自然是落到了源氏的身上。

那麼聯軍總兵力才十二萬,勝德營可以忽略不計,源氏七萬,北條氏五萬。

當源氏分出三萬餘人看守降兵,源氏與北條氏的兵力對比就發生了變化。一旦出擊,北條氏的兵力還在源氏之上,這也就為北條氏的陣前反戈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然了,北條氏的五萬大軍也不是鐵了心的就跟著北條康雲走的,但以北條康雲的手腕,五千死士還是可以的,有這五千人的陣前反戈就足夠了!

一切都在平正盛的預料之中,一夜之間降了五萬,平正盛要跑也就是順理成章了,而勝德營在如此優勢下,也不想功虧一簣,主動出擊也就勢在必行。

當勝德營出擊的時候,平正盛的心都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如果北條康雲是聯軍做的局,那麼平正盛就等於做局把自己做死了。

好在北條康雲沒有爽約,及時陣前反戈,而且時機掌控得非常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擊殺源足利,還被源足利組織了阻擊,無法與平正盛前後夾擊勝德營。

不過北條康雲至少牽制住了源足利,形成了勝德營必須硬抗平正盛的局面。

勝德營可以跑,但勝德營跑了之後,源足利就要面對平氏與北條氏的夾擊。

一旦源氏去了,那麼勝德營這五百餘人又能跑到哪裡去?

兩千鐵騎在平正盛的指揮下,猶如兩條毒龍,從左右兩個方向衝擊勝德營的側面。

後方出現了動亂,到底是什麼動亂?勝德營一時半會也不得而知,但眼前的敵人就要撲上來了,這才是燃眉之急!

如果是別的軍隊,哪怕是大宋最精銳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保持陣型都難說,但這是勝德營,獨一無二的勝德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