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與讀者書》終 (第5/6頁)
但如果有對我“水文”的批評,我可以接受你批評的自由,不過也不會認可。
在我認知裡,“花瓶”是一個角色在劇情裡可有可無,“水文”是連跳幾章不影響你對劇情的理解判斷。
可從我很主觀的角度看,《欺君》連跳幾章後,到了後面一定會丟失非常多線索,在後面揭曉的事從第一卷第一章起就在明面上,但需要一點耐心把它讀完。
我不認為我在寫沒有意義的章節,每一章或者是為塑造人物,或者是為埋下伏筆,比起水文,我比大家還更想故事自然結束。
……
結果是我又說多了,又開始解釋了……這改不了的毛病。
到底怎麼才能改啊咬牙)!
關於你我
想想從我開始寫文到現在,也不過寥寥幾個簡單故事。
讀者來了又走,不必在意我是誰。
這個故事你喜歡,那太好了。
那個故事你不喜歡,那很遺憾,但是我的遺憾,不是你的。
僅對我而言,不必對寫故事的人帶上對角色的濾鏡。
你喜歡的故事、人物是你的,不是我的,我們只是共同走過一段路,分開也很自然。
所以,因為某一個故事及對人物的喜愛對映到我身上的喜愛,我受寵若驚,但也會無限理解因下一個故事不合心意而失望透頂的你。
所以某一個瞬間,我終於從上一本被人喜愛的狂歡中抽離出來之後,不再討要海星,不再求評論求收藏求關注,反而勸每一個問我何時才能結束的讀者“攢一攢,等完結如果還有興趣再來看”。
當讀者認可故事劇情,能和人物共情、理解他的動機,評論會自己在章節下長出來,如果沒有,要反思的是我。
如果讀者只能依靠我的解釋才能讀懂故事,就證明我又沒把這個故事講好,是我的問題,你不要自省。
我不是文學家,甚至把我和文學放在一起都汗顏,我只是個因為喜歡所以輸出的講述者,有義務讓讀者看懂故事,沒能做到,該反思的是我。
今時今日,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文字服務者,我和讀者之間是健康平等的互動關系。
角色和作品像是我的,其實更是你們的,讀者是故事的一部分,在寫的時候,他們屬於我,在讀的時候,屬於你們。
一個人完整看完一遍故事,裡面的角色就以讀者視角重走了一生,成百上千的你讀過留痕,就有成百上千的他們在宇宙中波瀾行走。
在長佩宇宙裡一顆海星僅僅代表一人氣,在幾百萬幾千萬的人氣值裡如滄海一粟,但我看著一顆顆海星增長從來沒認為它廉價,也從沒覺得它是免費的就理所應得。
因為有你們一個一個的收藏,日複一日看到現在,才有了欺君現在的成績,在普世意義裡算不上好,用更無情的話來說它可能又撲了,但我還是在自己的世界裡被大家一票又一票投成了第一名,我知足,且驕傲。
每一位讀者對我很重要,對角色很重要,“他們從來不是故事的注腳”,我們也一樣從別人的故事裡路過,在自己的人生中無可取代。
沒有你們單憑我自己能不能撐下去,是已不可知的假設,但我們唯一能肯定的現在,是每一個你給了《欺君》生命,給了《欺君》結局,給了我必須撐下去的動力。
在連載過程中,有很多讀者朋友的評論讓我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位說她從初三開始看到了成為高中生,一位從高三看到了讀大學。
我難以形容當時的感受,但除了深切感知到故事會吸引來天南海北的人,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的故事在我不知道的時刻,陪伴了幾個人走過重要日子,這是我的榮幸,感動之外只剩感激。
我本沒有要求讀者的權利。
寫故事是自己興趣所在,沒有觀眾的日子裡我也一樣喜歡寫,不會因為沒有人看就停下,而與此同時恰恰相反,你們給我的反饋是意外之喜。
有一個人來看了喜歡那就不虧,有兩個人看了之後喜歡那我就賺了,現在這個結果,我簡直大賺特賺成為了讀者富豪,感謝各位股東小寶,本黑心作者收盤了!
關於以後
寫一個故事這件事,已經是我坎坷人生裡,最坦蕩自我滿足的路了。
人一貪心,就會失去,哪怕拼盡全力的事,遺憾也依舊如影隨形。
更何況我不能說“已拼盡全力”,所以嘛,知足常樂,不能要求更多了。
那些未被寫盡的細節藏在字裡行間,而素未謀面的你們,能精準接住每個暗藏的伏筆,在千裡之外與我共享同一份觸動。
這對我來說,就是頂級快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