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0章 大結局·出離生死(3) 詹芸芸退居二……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 詹芸芸退居二……

詹芸芸退居二線已經有快五年了, 她在四?十五週歲的?時候,由組織批準內退。她在白蒲區的?刑偵隊幹了將近二十年,中途被調轉到?靜海縣警察局輪崗, 三年後又回來,升了一級。三十五歲之前她總是?出外?勤,後邊年紀上來體力不支, 開始坐辦公室, 看著手下的?這些年輕人走著自己的?老路,最終連在辦公室開會、分析卷宗都成?了一件疲乏不已的?事情。

她申請調入了檔案室。今天本是?平淡無奇的?一天,她來到?檔案室, 和她對?桌的?同事已經燒好了水, 她給自己的?保溫杯中倒了一杯熱茶, 正準備像往常一樣閑聊幾?句,接著給檔案系統錄入檔案。

她辦公桌邊的?電話響起?了。接線員說道:“詹主任, 在前臺有個叫方青的?人找您。他說是?為了一樁二十多年前您處理的?失蹤案。“

“失蹤案?”詹芸芸皺了皺眉, 二十多年前的?案子, 她有印象的?只有幾?件兇殺大案, 尤其是?四?·二九新陽廣場這樁案子,詹芸芸至今仍有印象, 最後查清竟是?邪教教唆殺人。豐臺白蒲區經濟發達, 外?來人口?多,流動也快,人口?來報失蹤時有發生。

雖然她沒有印象了,但這個叫方青的?人她必須見一面。她說道:“好,讓他在休息室等我,我馬上就來。”

那是?一個三十剛出頭的?男人,穿著一件適應秋季的?中款風衣, 他的?手邊放著一個行李包,風塵僕僕,正靠著沙發小憩,看樣子剛到?豐臺市就來警局了。

等他轉過臉時,詹芸芸發現這是?個長相很俊朗的?人,只是?不笑的?時候,因為眼窩深,顯得?有幾?分陰鬱,也可能是?他的?心情確實不怎麼樣。他對?詹芸芸客套的?笑容都十分勉強,他站起?來,和詹芸芸握手,說道:“您好,我是?方青。”

“我應該沒見過你。接線員告訴我,你為了一樁失蹤案。請問你是?受害者的?家?屬嗎?”詹芸芸坐下來,問道。

這個男人說:“差不多能算吧。”

“這樁案子具體發生在幾?幾?年,我說不上來,但當?時報案的?人不是?成?年人,而是?一個小孩。當?時接待他的?人就是?您,我不知道您還有沒有印象了。”

“孩子報的?案?”詹芸芸蹙起?眉,這件事實在不是?很常規,一般來說都是?家?長來尋找失蹤的?孩子,或者家?裡人尋找走失的?患有精神病的?親屬,突然,一個孩子的?形象浮現在詹芸芸的?眼前,她果真想了起?來。

“我有印象。”詹芸芸說道,“這個孩子叫羅雲道。你要找的?是?他,沒錯吧。”

方青點了點頭,說:“我是?他的?朋友。”

“那天我正好替同事代班一小會兒。我本來是?刑偵隊的?,這種?民事案件不歸我管。但我看到?從警局外?邊走進一個看上去剛上小學的?孩子。他的?衣著很幹淨,臉上的?表情也很鎮定,不像是?走丟了。我就問他有什麼事。”

“他說他是?來報案的?,報一起?失蹤案。”

“我特別驚訝,接待了他,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他跟我說,他的?母親和父親失蹤了。已經三天沒有音訊,在家?他只是?一個人。”

“我問他,是?不是?家?長出差了,又或者給你留了便條。你沒有發現?他有沒有認識的?親屬,可以?打電話。”

“他說都沒有。只有一個在鄉下的?姥姥,叫羅絳鴻,但姥姥年紀大了,不方便來城裡。他問我,可不可以?立案。我說,一般來說失蹤超過二十四?小時就可以?了。”詹芸芸說道,“可這個孩子年紀太小了,我不是?怕他撒謊,而是?擔心他可能不知道真實情況,比如父母可能就是?出差了。於是?我問,他家?住在哪兒,我和他一塊回去看看。”

“我去到?了他的?家?裡,我發現他的?家?長確實不在家?。廚房裡只有羅雲道自己做飯的?廚餘。而且主臥也沒有人睡過的?痕跡,就像他說的?一樣,在三天前他們就離開了。我當?時想到?這是?一對?多麼不負責任的?家?長,竟然敢讓這麼小的?孩子獨自在家?中生活。”

“我問他,他們有沒有跟他說去哪裡了。這個孩子說,不清楚,只說是?要參加培訓。我猜想可能是?公司培訓,因為那時候雙職工都在同一個單位很常見。我就給他們單位打了電話,得?知他們請了半個月的?假。”

“既然是?主動請了假,還和孩子說了去向,那就不能算作失蹤。有可能他們只是?沒找到?能打電話的?功夫而已。”

“但是?這個孩子問我,能不能幫他去鐵路系統查一查他們到?底上哪裡去了。他說他很擔心。”

“這不好查。”方青說道,“全都是?人工賣票,而且不需要身份證。”

“沒錯,只能問問當?天地工作人員,有沒有印象。我拿著他雙親的照片去了。”詹芸芸笑了笑,“對?我來說,就是?舉手之勞而已,但那個孩子,我就是他全部能求助的人了。我不想讓他失望。”

“還好那天豐臺火車站,那個賣票視窗的工作人員有點印象,因為當?時有一趟要去銅山市的?火車,有好一些人都要買那個車次的?票,他們看上去是一個旅遊團之類的。羅雲道的?雙親就在其中,他們的?長相都很好看,工作人員說,他們兩個都像電影明星,而且很少見到這麼登對的夫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