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223白娘子守身如玉 (第2/2頁)

加入書籤

程萬裡離了鄂州望建康而來,一路上有了張萬戶路引,不怕盤詰。此時淮東地方已盡數屬了胡?元,程萬裡感傷不已。

一徑來到宋朝地面,取路直至臨安。訪得現任樞密副使周翰,是父親的門生,就館於其家。正值度宗收錄先朝舊臣子孫,程萬裡得補福清縣尉。又尋了個家人取名程惠,擇日上任不在話下。

卻說張進在飯店中病了數日,醒來後不見了程萬裡,即忙開啟包裹看時,裡面留有一封書信並五兩銀子。張進道“這狗賊狼子野心!老爹任般待他,他卻一心戀著南邊。怪道連妻子也不要了!”又將息了數日方才回家,參見張萬戶時把程萬裡書信呈上。張萬戶拆開一看,上面寫道

門下賤役程萬裡,奉書張老爺臺下萬裡向蒙不殺之恩,收為廝養委以腹心,人非草木豈不知感。但聞越鳥南棲,狐死首丘,萬裡親戚墳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老爺幕從如雲,豈少一走卒?放某還鄉如放一鴿耳。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餃環結草,生死不負。

張萬戶看罷頓足道“我被這賊用計瞞過,有日拿住碎屍萬段!”後來張萬戶被人參劾,全家抄沒夫妻氣死。此是後話。

卻說程萬裡到任以後,日夜想念玉娘恩義,不肯再娶。但南北分爭無由訪覓。時光迅速歲月如流,不覺又是二十餘年。程萬裡為官清正,現在已做到閩中安撫使之職。那時宋朝氣數已盡,元世祖直搗江?南,如入無人之境。

宋末帝奔入崖山海島。八閩全省未經兵火。然彈丸之地料難抵敵。只好上表歸順元主。元主將合省官吏俱加三級。程萬裡升為陝西行省參知政事。到任之後,程萬裡即遣家人程惠,將了向日白玉娘所贈繡鞋,並自己這只鞋兒,前去訪問妻子訊息。

且說娶玉娘那人名叫顧大郎,家中頗有幾貫錢鈔。夫妻兩口年近四十並無兒女。渾家和氏每勸丈夫討個丫頭生兒育女,顧大郎不肯。倒是渾家叮囑牙婆尋覓,聞得張萬戶家發出個女子,一力攛掇討回家去。渾家見玉娘人物美麗性格溫?存,就房中側邊打個鋪兒,叫玉娘睡在上面。和氏道“我們是小戶人家,不像大戶人家有許多規矩。我們平日只是姐妹相稱便了。”玉娘道“婢子乃下賤之人,豈敢與大娘同列!”和氏道“不要疑慮!我不是那等嫉妒之輩,就是娶你,也是我的意思。只為官人中年無子,故此勸他取個偏房,若是生得一男半女,你就與我一般。你不要害羞。”玉娘道“婢子生來命薄為夫所棄,誓不再嫁。倘必欲見辱,有死而已!”

和氏見說,心中不悅道“你既自願為婢,只怕吃不得苦哩。”玉娘道“但憑大娘所命。若不如意任憑責罰。”

和氏道“既如此,可到房中伏侍。”玉娘隨至房中。他夫妻對坐而飲,玉娘在旁篩酒。夫妻直飲至夜半才睡。玉娘收拾過家火,自來鋪上和衣而睡。

玉娘久困,放倒頭便睡著了。顧大郎悄悄的到她鋪上,輕輕揭開被,挨進身子,把她身上一摸,卻原來和衣而臥。顧大郎即便與她解脫衣裳。那衣帶都是死結,如何扯拽得開。顧大郎性急,在她身上亂扯。玉娘在睡夢中驚醒,連忙跳起,顧大郎雙手抱住,哪裡肯放。玉娘亂喊殺人,顧大郎道“既在我家,喊也沒用,不怕你不從我!”和氏在床假做睡著,也不則聲。玉娘摔脫後大叫道“官人,你若今夜辱了婢子,我明日必定尋死。若官府問起,只怕那時破家蕩產,連性命也不能保,悔之晚矣。”顧大郎聽後果然害怕,又走到自己床上和大娘睡了。玉娘眼也不合直坐到曉。和氏見她立志如此,只好把她送到曇花庵出家。

玉娘本性聰明,不勾三月,把那些經典誦得爛熟。只是心中記掛丈夫,不時將那兩只鞋子取出觀玩,有時對著流淚。

且說程惠奉了主人之命,星夜趕至興元城中。明日往市中訪到顧大郎家裡。那時顧大郎夫婦年近七旬,程惠走至門前,見老人家正在那裡掃地。程惠上前作揖道“太公,借問一句說話。”顧老還了禮,見不是本地鄉音,便道“客官可是要問路麼?”程惠道“不是。敢問當年張萬戶家出來的白娘子可在你家?”顧老道“客官不要說起!當初我因無子,要娶她做個通房。不想到我家後從不曾解衣而睡。我見她立性貞烈不敢相犯,送她到曇花庵出家為尼。如今二十餘年了,足跡不曾出那庵門。客官,你要找她,徑到那裡去便了,路也不甚遠。”

程惠別了顧老,問曇花庵一路而來。不多時就到了,看那庵也不甚大。程惠走進庵門,見堂中坐著個尼姑誦經,年紀雖是中年,人物倒還整齊。程惠且不進去,就在門檻上坐著,袖中取出兩只鞋來細玩。那誦經的尼姑正是玉娘。她一心都在經上,抬頭忽見一人坐在門檻上玩弄鞋子,與自己所藏無二。那人卻又不是丈夫,玉娘心中驚異,連忙收掩經卷向前問訊。程惠急忙還禮。尼姑問道“檀越,借鞋履一觀。”程惠拾起遞與,尼姑看了道“檀越,這鞋是哪裡來的?”程惠道“是主人差來尋訪一位娘子。”尼姑道“你主人姓甚?何處人氏?”程惠道“主人姓程名萬裡,本貫彭城人氏,現任陝西參政。”尼姑即向身邊囊中取出兩只鞋來,恰好正是兩對。尼姑眼中流淚不止。

程惠見了倒身下拜道“相公特差小人來尋訪主母。幸而得見。”尼姑道“你相公如今做何等大官?”程惠把程萬裡歸元升官一事說了一遍。尼姑道“吾今生已不望鞋履復合。你將此鞋歸見相公為吾致意,做官須做好官,勿負朝廷勿虐民下。我出家二十餘年,無心塵世久矣。此後不必掛念。”

程惠不敢苦逼,將了兩雙鞋履回至客店,取了行李連夜回到陝西衙門,見過主人將鞋履呈上,細述顧老言語並玉娘不肯同來之事。程參政聽了甚是傷感,把鞋履收了,即移文字到那興元府,令太守具禮迎請。那太守不敢怠慢,即準備香車細輦親到曇花庵來請。

太守到了庵前下馬,約退從人徑進庵中。玉娘見太守來請料難推託,只得出來相見。太守道“下官奉陝西程參政之命,特具禮迎請夫人往陝西相會。望夫人易換袍服即便登輿。”玉娘不敢固辭,到佛前拜了四拜出庵上車。

玉娘含淚登車。太守直送到十里長亭而別。太守又委僚屬率領步兵三百防護車輿。一路經過地方,官員都來送禮。到了陝西省城,程參政親自出城遠迎。

一路上金鼓喧天,笙簫振地,百姓們滿街結彩,香燭相迎,直至衙門後堂下車。程參政把門掩上回至私衙。夫妻相見相抱而哭。各把別後之事細說一遍。程參政安排延席,夫妻直飲至二更方才就寢。可憐成親止得六日,分離倒有二十餘年。此夜再合恍然如夢。

白娘子自己守身如玉,可是並不反對程參政廣置姬妾。程參政後來連得三子,自己也加餃同平章事,封唐國公。白氏封一品夫人,三子亦得顯官。後人有詩為證

六日夫妻廿載別,

剛腸一樣堅如鐵。

分鞋今日再成雙,

守身如玉待相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