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卷卷末感言 (第2/2頁)

加入書籤

如果我沒有生病,23年就把這本書寫完的話,說不定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呢。

既然說到了我的心理疾病,我覺得我還是趁著這個機會提兩句。畢竟完本感言的時候,我大概也不會有心情專門傾訴這件事。

上一次提到這件事,還是上一次——距今已有兩年。這兩年的時間裡,我也算是積極治療了一番。由於我狀況惡化到爆發的時期,差不多都是疫情封禁時期吧。那個時候我過於簡單地將自身病因歸因為了“對世界的憤懣”,或者“為了寫賽英而長期讓自己沉浸於憤懣情緒”。

但這其實只是問題爆發的誘因,而不是真正的致病因素。

據說很多心理疾病的患者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所遇到的困境,常常會以為自己遇到的是另一種困境。對我來說,接受這個世界依託構式或許沒有那麼困難。我真正憤怒的物件,其實是我自己。

我最喜歡的作家是海明威,我覺得每一個文學青年都應該嘗試像海明威那樣度過自己的人生。傑克·倫敦與老舍也是我很喜歡的作者。我覺得我到死之前應該得有這種水平的十分之一吧。

或者,作為大眾文藝的創作者,得往大仲馬的方向發展。

又或者,作為科幻小說的創作者,死前得有《海伯利安》這樣的作品。(《海伯利安》第一部是我心中最厲害的科幻小說,在點子、結構、人物、劇情、語言等各方面都足夠優秀。其他小說大多都有更長的長板,但卻不是每個維度都能達到這樣一個絕對不弱的高度。)

這是我的夢想。

我覺得我死之前大概能靠近一點點。

我覺得只要不斷否定自己,就可以不斷變得更優秀。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更傾向於看到“否定”的評論,而非“肯定”的評論。

或許《鄒忌諷齊王納諫》對我影響還是太深了。長久以來,我對所有“肯定”的評價都是“因愛我而私我”,所謂忠言逆耳,讚美是不應當採用的。

在達成夢想之前,一切讚美褒獎都沒有意義。我清楚自己尚不足海明威或其他文豪的百分之一。我心中存在一個標準,我沒法欺騙自己。我知道自己距離“好”還有多少距離。在抵達目標之前,我不會滿足。

但是,當我感覺到自己沒有任何進步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或許一輩子都沒辦法實現這份願望的時候,反噬就來了。

我為了自己的願望,幾乎沒有做好任何事情。而現在,我對唯一在做的事情,都基本喪失了信心。這種心靈上的崩塌是曠日持久的。

誠然,我知道自己的作品也不算徹徹底底的一無是處。只要維度分得夠細,我總有那麼一兩項能與最偉大的文豪比肩吧,能贏過一些名家也未可知。但我很清楚,很多時候,我能勝過前人,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文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語言、結構、故事、理念、題材、寫法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發展。贏的不是我,而是時代。

就算我在某個細分專案贏過了文豪,那也只相當於跟拿破崙比身高贏了。

我心中的尺子不是這樣說的。“跟拿破崙比身高”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仔細想想,這種想法確實很瘋狂。這就好比《天龍八部》裡,一個普通丐幫弟子因為覺得自己一輩子打不過掃地僧所以抑鬱了。或者希臘神話裡,一個特洛伊小兵因為覺得自己一輩子打不過赫拉克勒斯而抑鬱了。但我真就是這種神經病。

我寫作的時候,甚至能夠感覺到兩個意識在爭奪鍵盤的控制權,一個一心想要創作名著,一個想要寫爽文賺更多的錢。

當然,我知道“爽文”也可以是“名著”,《基督山伯爵》或《魯濱遜漂流記》或《神秘島》哪個不爽呢?只是我水平還不足罷了。但這也確實是我身上的一種症狀。

這兩個意識,想要寫名著的那個是我嗎?或許是的吧,但也有可能是我學了很多年的文學批評之後對話語權的渴望?

想要寫爽文賺錢的那個不是我嗎?只是被金錢異化的部分靈魂?似乎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我真的還蠻喜歡《鬥破蒼穹》跟《陽神》的。這種對力比多的渴望大概是發自真心。

我完全分不清了。

在我病症最嚴重的時候,我完全喪失了對自己的感受。我懷疑自己的智力其實低於常人。同時,我也覺得,現在這種水平,我每多寫一個字,就是多給自己留下一份恥辱。

一直到我在電腦面前吐出來之前,我確實是這麼想的。

亂七八糟寫了這麼多,似乎覺得好受多了。老實說,這一段文字其實是寫完下一卷的第一章之後才寫出來的。關於正文,我是因為“線頭太多了”,抉擇從哪一條線入手而卡住的。而現在這一段,純粹是因為情緒過於沉重而卡住。

希望這一段陰暗的想法,可以隨著時間而消逝。

接下來,就是故事的最後一卷了。

老實說,這最後一卷的標題我也抉擇了許久。按照賽英過去卷名的傳統,這裡應該是一句詩詞,配上一段有特殊意義的現代作品。我想這裡用那個人的詩是再合適不過的。

但這裡合適的句子也挺多。“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我最早想到,但也最早排除的。向山畢竟是一個老東西了,“人有病,天知否”或者“要似崑崙崩絕壁”倒也能用,只是差點意思。“從頭越”倒是異常合適,只是松島那裡用過一次,再用有點不夠味,“陳王奮起揮黃鉞”興許合適,但稍有不足。

最合適的那一句我倒是也排除過,原因是去年有作品也引用過。但轉念一想,別的知名作品引用過一次,那句子也不可能變成他的,於是最終還是定下了最後一卷的卷名。

“歌未竟”。

這就是賽英最後的篇章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