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學府成立 (第1/2頁)

加入書籤

見到了馬佳她倆又問起這事兒,馬佳笑著說:“這個歌曲是我編的,是我讓三王爺去教給孩子傳唱的。怎麼樣?歌曲合轍押韻,當兵保衛國家寓意是好的,還有電話這個好東西……”

“哦,陛下,我還以為你又找出了新的錄音帶,是錄音帶上的歌兒呢?”

用兒歌引導孩子對科學感興趣,女皇是借鑑了道士們的思路,曾經那些包藏禍心的道士想顛覆女皇的政權,就是讓孩子們傳播兒歌的。

還有那些謠言,也是兒歌推波助瀾的,女皇就拿來主義的借用上了。

就三王爺教給孩子們唱兒歌,阿福和小倩想象不出,他是怎麼教孩子唱歌的,估計是拿給孩子們錢,誰學會了就先給誰。

阿福小倩後來知道,她倆猜的準確無誤,三王爺給孩子們錢,學得最好最快的給一個金幣。

用錢買通了孩子唱歌,學會了還給錢,虧他三王爺想的出來。

兩人回來了,看到了女皇陛下喝上了香氣濃郁的東西,女皇說是咖啡麵粉煮出來的,和稀粥差不多,就叫做咖啡了。

“小慧,你也給阿福小倩做一杯吧,讓他倆嚐嚐這個咖啡?”

兩人很稀奇,看小慧端上來兩個細瓷的茶碗,裡面有多半下黑糊糊的咖啡粥,散發著一股特殊的味道。

“這個就是當初從八達洞取來的咖啡豆,種植出來的咖啡樹上接的。可惜,那些咖啡豆有著幾百棵,發芽成活了才二十多顆。這是今年接的,只有百十斤,喝了可以提神。”

兩人試著喝,阿福倒不覺得怎麼樣,小倩卻感到了苦味,不禁難喝的皺眉頭。

“小倩,這東西一開始喝的時候是比較苦,可慢慢習慣了後,就覺得苦味裡面有香味,如果實在是喝不慣,這不有糖嗎,加點糖攪拌一下再喝?”

小倩加了糖,也沒有感覺出好喝來,阿福卻不用加糖也覺得好。

阿福兩人回來大德國以後,馬佳看他已經在仕途歷練過了,有了在白巾國為官的經驗,就把他提拔為翰林院大學士,兼任新學府校長,官職從五品。

現在,她是抓緊培養奇缺的人才,不是一批,而是一大批,讓有了現代知識的人才充實大德國的各個行業。

現在在女皇的授意下,宮外設立了新學府,先對社會招生四個班共二百未成年人,年齡定在十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無論家庭出身怎麼樣,有自理能力的才可以進入學府。

只有人才,才能成倍的教出人才,人才,是大德國最寶貴的財富。

學府,就是大德國人才的搖籃。以後,學府還要從京城擴大到京城外圍幾個主要的郡府。現在因為師資人員少,就開在京城一處。

新學府學成的人才,相比於基地的科學工作者一樣寶貴,只招國人,杜絕鄰國年輕人進入。

新學府的體制,從根本上就不同於私塾和書院,私塾書院是教授孩童啟蒙和國學的,先生學生也都是以八股文為主的,一切能用文字傳承的東西幾乎都有。

四書五經,醫卜星相,遊記雜文都可以學,可以用包羅永珍來形容。

新學府是實用性質的,老師學生都有文字書寫能力,學的是物質的理論,是強國的技藝。主要載體有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知識。

現在是學府初創階段,學科還少,以後會慢慢增加的。

小倩的弟弟是在私塾轉學過來的,已經十四歲了,這孩子也會武,但是,學武很刻苦,並不愛學習學府的數理化課程,是小倩和阿福逼著他學的,希望他以後成為國家棟梁。

阿福的新學府現在四個班,男生多女生很少,老師和校長專門教授他們數理化課程。現在有了他的十來個數理化方面畢業的學生,來充任老師的角色。

阿福在新學府有時候也充當教師,他統籌主管全面,就是正兒八經的校長了。

新學府管理嚴格,因為有女學生在學府住宿,有些街溜子來騷擾人。

比如阿福的弟弟那樣的,經常在校裡校外挑逗女學生,有時候流裡流氣的湊上來搭訕,甚至追進了學府大院兒,拍女孩肩膀抓女孩頭髮的,可是隱患了。

阿福請示女皇,招收了退役的老兵擔任保衛工作,外人不能進入學府的大門,如果有人違反了,第一次是文明的警告,勸離。第二次就是怒斥他們,讓他們滾粗。

如果屢教不改,那就抓住嚴懲,打一頓後送去治安衙門。

那些招收的新學生,都是有私塾底子的,文字書寫和算術是必須合格的。

否則,光會寫八股文,一百個數以上的加減乘除不會,做個簡單的算術題,還得掰著手指頭的,這呆子樣的學生學府不要。

看女學生很少,小倩請示了女皇,把年齡放開一些,從十六歲放開到十八歲。

後來,有個流落到了北國的中年人,竟然會鳥﹝英﹞語,馬佳有一次在街上,聽到了他用陌生的語言唱歌,馬上就想到他應該是個人才。

即使不是人才,這樣會鳥﹝英﹞語的人在大德國是鳳毛麟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