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機帆船變炮艦 (第2/2頁)

加入書籤

袁康猜測是戰車裝的東西太多了:“戰車已經加滿了油了,油料的重量就得四百多斤,加上裡面的幾十枚炮彈肯定吊不起來了,趕緊的卸油卸炮彈,卸完了估計就可以了?”

大家聽了他的,馬上就行動了起了,七手八腳的卸油卸炮彈。

可是,儘管卸下了半噸多的東西,吊車還是吊不起來。

六二柱著急的呼喊:“大家過來幫忙,每人用一百多斤的力氣,助力吊車把戰車抬起來。只要是抬起來一人高了就行,吊車轉動就可以把戰車放在船上。”

沒辦法,這些人只能是試一試了,馬上,隨著他的呼喊,三十多身體倍兒棒的軍人摩拳擦掌的來幫助吊車,一開始是用手往上提,後來看高度到了胸口了,又用肩膀扛戰車的履帶。

每人一百多斤力氣,三十多人一起使勁就幫助吊車節省了兩噸的提升重量,吊車順利的把戰車吊了起來。

安放前後船帆底座的地方,包括帆檣的底座都提前用風焊割掉了,留出了地方安放戰車。

戰車調對好了位置以後,又固定住了,一個是防止行船的時候戰車重心漂移,二是防止戰車開炮的時候的震得和後坐力移動戰車。

抽出的燃油又重新加上了,炮彈也重新裝上了。

機帆船甲板下面船艙裡,各自帶了五十斤一桶的柴油五十桶,加上油箱裡面的柴油,可保七八天之內的用油量。

為了保證船的油料和彈藥供應,還有幾輛拉油和彈藥的補給車,在陸路奔赴江防碼頭。一起和補給車在陸路一起去的,還有船和武器的修理人員。

這樣沒有帆的機帆船,因為光剩下了動力的機器了,再叫做機帆船就不確切了。

據說,大胃國海軍的機帆船是鋼鐵的船身,他們追求船速,也是有機器沒有了風帆,現在叫做炮艦了,這樣的機帆船也應該叫做炮艦才好。

現在的炮艦沒有炮,不過,前甲板上面放一輛新式戰車,不就有了炮了嗎?後面甲板還能放一輛能噴火的老式戰車就齊了。

有了槍炮的戰車,加上隨船人員的三支輕機槍和步槍,加上拋雷器上船,這樣的火力配置就比大胃國的炮艦強得多了。郭亮和這些護衛船的官兵們信心滿滿,就等著和敵軍廝殺了。

因為大胃國的炮艦,只是裝備了幾門炮和人員配備的燧發步槍,其餘的***就沒有了,間接的也就不足為慮了。

每艘機帆船配備二十個京畿衛隊隊員,一部分負責護衛船警戒左右,觀測清理前方航道的船隻,不讓其餘船隻靠近或者在航道前方慢速行駛。

船上掛起了五雷閃電旗幟,威風凜凜的,儼然就是海軍的模樣了。

另一部分是使用拋雷器的炮手,攜帶四架拋雷器連同許多炸藥包一起去,這樣,就保證了遠近目標都能有效殺傷。

兩艘炮艦,都歸了劉二柱的第一副手高俊指揮,高俊就成了兩艘炮艦的總指揮官。他在另一艘炮艦上,郭亮的炮艦上是他和船尾老式戰車上的張宏森在坐鎮。

張宏森此前不當官了後調入了戰車隊,已經是戰車隊成員了。

他現在的職位是百夫長,兼職噴火戰車的駕駛員。他負責的戰車上,除了*****在他操控,還有機槍一挺,步槍兩把,手槍一支,一共三個人。

他的戰車是在船尾,又加是*****,水裡不會有成群的敵人,也不會有什麼碉堡,戰車還處在船後,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他心裡有些憋氣。

計劃妥當了以後,又在大壩的下游岸邊,修建了簡易的臨時碼頭。

一些罐頭食品蔬菜先裝船,駙馬府的午餐肉罐頭可是最暢銷的,這次就直接在駙馬府調出了三車,每艘炮艦裝上一車半,這是開啟就可以吃的,能保證幾天之內不做飯也不用捱餓。

四輛戰車和拋雷器還有炸藥包,也一併在下游的臨時碼頭裝船,戰車也在甲板上固定好了。

他們在傍晚時候匆忙的起航了,破損的大壩,就交給了劉二柱的人修補了。

為了快速降低庫容水位,有利於堵上缺口,幾孔洩洪閘也同時開啟,下游水位眼看著就立即上漲了。有些並非在河道中間,還高出地面的大石塊被大水淹沒在了水底。

可是,下游十幾裡處的一處木橋,平常過船沒有影響,副壩被炸開,破口處流量過大,洩洪閘開啟,加上木橋選址在兩岸的最近處,水位突然變高了,炮艦勉強能過去橋下。

但上面的戰車就不行了,戰車在船上已經高出了船的前鉀和欄杆,戰車又是在最前面,如果不停船就得撞壞橋面,或者橋面撞壞了戰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