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驢竟不倒 (第1/2頁)
孤鶴雁與爺爺離開寂照庵,一路向西,準備繞回青㟰山,以避開官兵的追捕。顧長世一路走走停停,見病就治,走得很慢,這讓孤鶴雁很擔心。但他也知道,爺爺因為奶奶突然離世,心中無處遣懷,也不便催促,於是二人就這樣一路行到汴陽。
且說這一日,二人行至汴陽城外,見城牆根下歪倒著一名乞丐,兩隻喜鵲正圍在他手旁,啄食他壓在手下的一點吃的。
顧長生醫者仁心,便走過去檢視,孤鶴雁也跟過去看,這一看不要緊,看得孤鶴雁心頭一驚:那個乞丐腳上穿著一雙與他身材極不相稱,大得出奇的鞋子!
孤鶴雁心頭一震,急忙蹲下身子,扒開遮掩在乞丐臉上的髮絲,定睛一看,不禁叫出聲:“小詩丐!”
顧爺爺聞聽驚問:“怎麼,你們認識?”
孤鶴雁點點頭,隨即便把他與小詩丐在靈雲寺相識,贈送他金銀的事說了一遍,最後道:“好奇怪,他怎麼會淪落至這裡?”
“爺爺,他情況怎麼樣?”
顧長世聞聽搖搖頭:“這孩子應該是餓得,看樣子是很長時間沒有進食了。”
孤鶴雁聞聽,差點沒繃住,掉下眼淚。他去到街市,買來熱乎乎的豆漿和包子。小詩丐一碗豆漿灌下肚,很快甦醒過來,醒來一眼便看見眼前誘人的包子,小詩丐也來不及多想,一把便抓過兩個,狼吞虎嚥起來。
顧爺爺輕拍他的後背,心疼道:“孩子,慢點吃,別噎著。”
孤鶴雁心疼的看著小詩丐,詫異的問:“小詩丐,你還認得我嗎?你怎麼會流浪到這裡?”
小詩丐聞聽那聲音熟悉又親切,細眼一看,不禁放聲大哭。
原來,小詩丐在靈雲寺得了孤鶴雁的贈金,沒有能就此改變自己的命運,反倒給自己引來一場不曾料想的遭遇。小詩丐沒有拿來給自己添置衣服,而是高興地跑到街市,大吃了一頓。填飽了肚子,小詩丐又到街市買了一些酒食、香燭和冥紙,準備拿去母親墳前祭拜。
誰料,他一身破衣爛衫,結賬時,卻不慎從懷中掏出金瓜子,這一切正好被一旁的販馬掮客看到。那名掮客看到一臉的吃驚,他料知小詩丐一定是得了意外之財,於是便起了賊心,就此一直尾隨小詩丐,跟至他母親墳前,在那裡將小詩丐搶劫一空!
小詩丐跑到衙門府擊鼓報案,可是,衙門府的官員如何會相信一個叫花子。再說了,小詩丐也不能將那金瓜子的來源說清楚,衙門府的人實在無法相信,一個小乞丐見到皇子又遇到仙人,還被他們贈金又贈銀這樣“荒誕又神仙的故事”,於是便以擾亂公堂之名,把小詩丐打將了出來。
小詩丐一氣之下,便在衙門府門牆上揮毫潑墨,題下一首詩。這首詩是這樣的:“屍旁點戶馬,位失人日兒。素見此類不?餐飽爾曹倒。”
這是一首藏頭詩,意在諷刺衙門府的官員“尸位素餐”,懶政怠政。細琢磨此詩,此詩前兩句皆是字謎,拆開了看,就是“驢竟”兩個字,四句詩合在一起看,竟是前後兩句話,痛罵官府:“尸位素餐,驢竟不倒”。
小詩丐的“壯舉”因此激怒官府,他報案不成,反因一首諷刺詩被捕入獄,最後被官府定以“誹謗朝廷”罪,傳送邊疆流放。
也該著是小詩丐命中造化,押送途中,隊伍突遇一場山洪,小詩丐便趁機逃脫,跑了出來。然而,人生地不熟,又不辯方向,他就此一路跑到了汴陽。
路上缺吃少喝,忍飢挨餓,小詩丐終於體力不支,昏倒在城牆跟下。也真是他命大福大,天意造化。恰巧,又被顧長世和孤鶴雁撞倒,就此撿回一條命!
三人結伴正往回走,突見後面山路塵土飛揚,打馬揚鞭追來兩人三馬,馬上兩人皆是官兵裝束,小詩丐和顧爺爺見了面露驚色,孤鶴雁輕聲安慰:“莫要怕,有我在。”
來兵追至身前,為首一人翻身下馬,單膝跪倒在孤鶴雁面前:“仙人追得我好苦,在下給孤仙人請安!”
孤鶴雁聞聽來人聲音十分熟悉,但看裝扮卻不認識,便問:“閣下何人?”
來人聞聽,脫下官帽,仰起臉道:“孤仙人,你不認得我了嗎?我是年終至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