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第1/2頁)
寧致遠最近一直在看妻子寄來的關於資本運作的各方面的書籍,書中的知識彷彿為他開啟了另一扇大門,一扇跟之前打工完全沒有關係的大門,有的只是開啟大門後的驚訝和驚歎。
隨著自己對於相關知識的鑽研不斷深入,再加上簡老師之間聊天中的點播,寧致遠現在對資本運作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慢慢的發現,資本運營是對集團公司所擁有的一切有形與無形的存量資產,透過流動、裂變、組合、最佳化配置等各種方式進行有效運營,以最大限度的實現增值。
資本的流動和運作是一件很神奇事情,可以讓一元錢當十元錢用。資本運營屬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最頂級人才,需要掌握龐大的財務管理知識、金融學知識、擁有廣泛的銀行渠道,能盤活資源,實現企業價值的提升。
寧致遠到現在都記得三個資本運作的故事,這三個故事既簡單又能快速直白的瞭解如何進行資本運作。
第一個故事這樣的:說傑克在一個小鎮上開了一家小旅館,有一天一位遊客來到旅館,拿出1000元放在櫃檯上,想挑一間舒適的房間過夜,於是傑克找來服務員帶著這位客人上樓挑房間。
當客人上樓後,傑克迅速拿著1000元跑到隔壁殺豬的屠夫那裡,支付了前一陣欠的豬肉錢。傑克走後,屠夫拿著傑克的1000元,跑到馬路對面給養豬人1000元,還清了買豬的錢。養豬人拿著屠夫付的1000元,支付寶轉賬給了賣豬飼料的人,還清了豬飼料的錢。賣豬飼料的老兄將1000元轉賬給妓女,付清了他召妓的錢。妓女拿著1000元衝到傑克開的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錢。
而在此時,遊客也正好走到下樓,說沒有挑到滿意的房間,於是拿起他放在櫃檯的1000元走了。這一天,透過遊客的1000元,沒有人失去錢,也沒有人得到錢,可鎮上所有人的欠款問題都完美地得到了解決。
這是一個資本運作的經典案例,先來跟大家普及下資本運作的概念是有必要的。資本運作又稱資本經營、消費投資、連鎖銷售、亮點經濟、離岸經濟等,是中國大陸企業界創造的概念;它指利用市場法則,透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或資本的科學運動,實現價值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
簡言之就是利用資本市場,以小變大、以無生有的訣竅和手段,透過買賣企業和資產而賺錢的經營活動。
就像本故事中所體現從一千元的開始,到一千元結束,資金量並沒有變化,但是一千元資金的注入,帶來了各個利益方的重新整合,就像小品中所說“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你大媽已經不是你大媽了”;
一千元的流通帶來了五千元的價值,資本在運作中產生額外價值,又在運作中將額外價值反饋給各利益方,使得大家得到共贏。
所以,金錢的終極意義在於流通,沒有流通金錢就一文不值。關於這一點,第二個故事體現的更為明顯。
第二個故事是這樣的:在華爾街有一位成功的銀行家,有一天在家裡吃飯,銀行家的兒子問銀行家,一個銀行家的兒子好奇地問他爸爸,他是怎麼賺到這麼多錢的?
銀行家放下手上的事情,微笑地讓兒子把冰箱裡的肉拿過來。兒子拿過來了,銀行家讓他再放回冰箱。兒子把肉放回冰箱後,莫名其妙地在站在那裡。
銀行家盯著兒子看了一會兒,終於笑咪咪地說道:“豬肉原來在冰箱,現在還在冰箱,但是你的手上是不是多了什麼東西?”
兒子低頭看著沾滿雙手的豬油~
剛剛也說了,金錢的終極意義在於流通。資本或者資金處於靜止的狀態是不會產生額外價值的,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資本只有在流通中或運作中才會產生價值增值。
故事中放在冰箱中靜止的肉不會產生多餘的價值,但是經過銀行家兒子的轉手後,放回冰箱的仍是那塊肉,但銀行家兒子的手上卻留下了油,這就是資本在流通與運作中產生的價值增值。
現實中銀行的運作與盈利模式就是透過吸收普通儲戶的錢,然後將其以更高的利息貸出去從而賺取息差。儲戶的錢經過銀行這個中間人的轉手後使銀行獲得收益。這也體現了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這個經濟學常識。在經濟學中,流通中的貨幣或者說流動的資金具有時間價值,可以產生大於其本身價值的價值增值。
第三個故事是這樣的:張先生從小愛讀書,家裡也都是知識分子,因機緣巧合,去香港發展賺了一筆錢,回國投資生意,沒想到投進去的錢全部打水漂了,還欠了很多債。
面對這種局面,張先生先註冊一個傳媒公司,並以傳媒公司的名義與各地方電視臺簽了一份協議,協議規定,傳媒公司將免費為各電視臺提供一定時段的節目,作為回報給傳媒公司每天幾分鐘廣告時間。
接著,張先生又找到節目製作公司,對節目製作公司投資,作為投資回報,製作公司必須向傳媒公司每年提供若干小時的節目。
之後張先生與一家股票已成仙的香港上市公司(香港把低於1港元錢一股的股票叫仙股)l先生談判,張先生表示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廣告時段經營權,這足以使這家上市公司每年獲得幾個億的廣告收益。
l先生聽後,決定以現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購傳媒公司30%的股權,張先生躍居成為香港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不到兩年的時間,張先生不僅將欠的債還清,還成為了投資界的大亨。
這是一個無中生有的故事。網際網路讓企業的發展插上了翅膀。很多企業在演說自身與企業發展經歷過程的時候,都提到了創業初期與現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企業與企業之間要想發展必須建立資源互換互質的商業模式,在與市場與客戶之間,企業一定要建立起自身的美譽度、忠誠度、知名度。
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當下的企業必須進入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化時代,在消費者主權的時代,市場需要什麼、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