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最美女教師 (第1/2頁)
在簡單吃過早餐後,任平生獨自回到了華西醫院的icu病房。
高媛媛沒有一起過來,她這些天也有自己應盡的職責要履行,作為漢海市對口援助蜀川的志願者,她負責一個災後倖存者的心理重建與疏導的小組,目前正在華西醫院為那些被救出的倖存者做心理輔導。
在災難發生之後,許多人會經歷親人的傷亡,或是自己身體也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受難者會因災難而產生一些身心反應。而其中的一系列心理反應如果過於強烈或持續存在,就可能導致精神疾患。
高媛媛和她的小組,匯聚了漢海市一大批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和專家,目前正在有條不紊地為那些倖存者服務。
雖然沒有高媛媛在身邊,但任平生已經擺脫了前幾日那種憂慮焦躁的情緒。
因為他知道,無論自己是順境還是逆境,高媛媛都會在身後無怨無悔地支援著他。
所以,任平生現在才可以放開心懷、拋開顧慮,去考慮如何幫助史小憐,如何拯救她的人生。
......
與此同時,史小憐“犧牲自我、先救小孩”的感人事蹟也透過救援隊員、“驢友”志願者之口,從抗震救災的前線傳到了後方指揮部,負責協調這次抗震救災媒體宣傳報道的有關部門,看到這個事件後,眼前立馬一亮,很快就拍板決定,要好好總結和宣傳史小憐的事蹟,要將她作為這次災害中湧現的正面典型來推廣。
在接到上面的指示後,媒體記者們立即開動自己的採編能力,對於史小憐和援救她的有關人員都進行了跟進採訪。
採訪得到的資訊越多,對史小憐的身世和事蹟瞭解越多,這些記者們越是為之震撼。
史小憐出生在湘楚省Fh縣的一個小山村裡,生父很早之前外出務工未歸,留下姐姐和史小憐兩個女孩,史小憐的母親帶著兩個女兒改嫁給一個老實的農夫,由於家庭經濟狀況不怎麼好,史小憐的姐姐早早就出嫁了,但卻堅持供養妹妹唸書,上大學。
在這種艱難環境長大的史小憐,從小就很有愛心與同情心,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和志願活動,所以她在畢業之後,才會選擇離開繁華的大都市,前往各種條件都很差的邊疆支教。
記者採訪得知,無論是支教期間的表現也好,還是支教所在地學生的評價也好,對史小憐都是讚不絕口,大家也都為她的事蹟而感到震撼,也為她目前所遭遇的危險而擔心。
透過以上所蒐集的資料,史小憐的基本輪廓也就被媒體勾勒出來了:
一個20出頭的單身女孩,
一個從山溝溝裡飛出的鳳凰,
一個從小抱有公益愛心的資深志願者,
一個紮根邊疆默默參與支教的愛心人士。
這些素材,再加上孤身保護一名素味平生的小女孩,在倒塌的建築材料下堅持了120多個小時,因此導致傷情嚴重,目前正在搶救中。
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一個栩栩如生、感人肺腑的愛心志願者形象,也就躍然而生。
有了這些後,媒體們紛紛把採訪方向瞄準了蜀川大學華西醫院,因為當事人史小憐正在其中搶救。
......
在經歷了三天三夜的搶救,躺在病床上的史小憐終於醒來了,她那對純淨的眸子剛一睜開,首先看到的是坐在床頭的任平生,熟悉的臉龐瘦削蒼白,眼神溫柔而又堅定,就像輕輕握著史小憐的那隻手般。
“小憐,你醒了。”
任平生努力抑制自己的激動心情,用最輕柔的聲音叫喚著。
史小憐沒有說話,她的聲帶可能還無法發聲,所以只是輕輕挪動著包裹著繃帶的腦袋,好像是在點頭一般。
但她的眼神中,明顯可以看到一絲閃亮的光彩。
這點光彩,是因為生命的延續;還是因為,看到了那個她痴戀已久的男人;任平生不得而知。
但他卻為這點光彩而感到慶幸鼓舞。
因為最壞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史小憐並不需要付出截肢的代價,來拯救生命。
眼前的她,雖然渾身大部分部位都被繃帶覆蓋著,但她還是個完好的史小憐,她的人生還可以像以往一般延續。
相比起史小憐的能被拯救脫險,這是第二樁令他歡欣鼓舞的事情。
但史小憐清醒後,很快她就試圖想要說話,但麻藥的效果還沒有消退,從她喉嚨中發出的聲音顯得嘶啞難聽。
任平生聽不清楚史小憐的話,他把耳朵湊了過去試聽了下,依舊沒什麼效果。
史小憐似乎有些激動,她的四肢微微顫抖,好像是在表示什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