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 李汧公窮邸遇俠客 (第6/14頁)
見之間,恐題起昔日為盜這段情由,怕眾人聞得,傳說開去,被人恥笑,做官不
起,因此不要從人進去。這是他用心之處。當下李勉步入裡邊去看時,卻是向陽
一帶三間書室,側邊又是兩間廂房。這書室庭戶虛敞,窗槅明亮,正中掛一幅名
人山水,供一個古銅香爐,爐內香菸馥郁。左邊設一張湘妃竹榻,右邊架上堆滿
若干圖書。沿窗一隻几上,擺列文房四寶。庭中種植許多花木,鋪設得十分清雅,
這所在乃是縣官休沐之處,故爾恁般齊整。
且說房德讓李勉進了書房,忙忙的掇過一把椅子,居中安放,請李勉坐下,
納頭便拜。李勉急忙扶住道:“足下如何行此大禮?”房德道:“某乃待死之囚,
得恩相超拔,又賜贈盤纏,遁逃至此,方有今日。恩相即某之再生父母,豈可不
受一拜!”李勉是個忠正之人,見他說得有理,遂受了兩拜。房德拜罷起來,又
向王太禮謝,引他三人到廂房中坐地。又叮嚀道:“倘隸卒詢問時,切莫與他說
昔年之事!”王太道:“不消分付,小人理會得了。”房德復身到書房中,扯把
椅兒,打橫相陪,道:“深蒙相公活命之恩,日夜感激,未能酬報!不意天賜至
此相會。”李勉道:“足下一時被陷,吾不過因便斡旋,何德之有?乃承如此垂
念。”獻茶已畢,房德又道:“請問恩相,升在何任,得過敝邑?”李勉道:
“吾因釋放足下,京尹論以不職,罷歸鄉里。家居無聊,故遍遊山水,以暢襟懷。
今欲往常山,訪故人顏太守,路經於此。不想卻遇足下,且已得了官職,甚慰鄙
意。”房德道:“元來恩相因某之故,累及罷官,某反苟顏竊祿於此,深切惶愧!”
李勉道:“古人為義氣上,雖身家尚然不顧,區區卑職,何足為道!但不識足下
別後,歸於何處,得宰此邑?”房德道:“某自脫獄,逃至范陽,幸遇故人,引
見安節使,收於幕下,甚蒙優禮。半年後,即署此縣尉之職。近以縣主身故,遂
表某為令。自愧譾陋菲才,濫叨民社,還要求恩相指教!”李勉雖則不在其位,
卻素聞安祿山有反叛之志。今見房德乃是他表舉的官職,恐其後來黨逆,故就他
請教上,把言語去規訓道:“做官也沒甚難處,但要上不負朝廷,下不害百姓;
遇著死生利害之處,總有鼎鑊在前,斧鑕在後,亦不能奪我之志。切勿為匪人所
惑,小利所誘,頓爾改節,雖或僥倖一時,實是貽笑千古!足下立定這個主意,
莫說為此縣令,就是宰相,亦儘可做得過!”房德謝道:“恩相金玉之言,某當
終身佩銘!”兩下一遞一答,甚說得來。少頃,路信來稟:“筵宴已完,請爺入
席。”房德起身,請李勉至後堂,看時乃是上下兩席。房德教從人將下席移過左
傍,李勉見他要傍坐,乃道:“足下如此相敘,反覺不安,還請坐轉。”房德道:
“恩相在上,侍坐已是僣妄,豈敢抗禮?”李勉道:“吾與足下今已為聲氣之友,
何必過謙!”遂令左右,依舊移在對席。從人獻過杯筋,房德安席定位。庭下承
應樂人,一行兒擺列奏樂。那筵席杯盤羅列,非常豐盛:雖無炮鳳烹龍,也極山
珍海錯。
當下賓主歡洽,開懷暢飲,更餘方止。王太等另在一邊款待,自不必說。此
時二人轉覺親熱,攜手而行,同歸書院。房德分付路信,取過一副供奉上司的鋪
蓋,親自施設裀褥,提攜溺器。李勉扯住道:“此乃僕從之事,何勞足下自為。”
房德道:“某受相公大恩,即使生生世世,執鞭隨鐙,尚不能報萬一,今不過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