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二卷 黃秀才徼靈玉馬墜 (第1/8頁)

加入書籤

淨幾明窗不染塵,圖書鎮日與相親。偶然談及風流事,多少風流誤了人。

話說唐乾符年間,揚州一秀士,姓黃,名損,字益之,年方二十一歲。生得

丰姿韻秀,一表人才;兼之學富五車,才傾八斗,同輩之中,推為才子。原是閥

閱名門,因父母早喪,家道零落。父親手裡遺下一件寶貝,是一塊羊脂白玉雕成

個馬兒,喚做“玉馬墜”,色澤溫潤,鏤刻精工。雖然是小小東西,等閒也沒有

第二件勝得他的。黃損秀才自幼愛惜,佩帶在身,不曾頃刻之離。偶一日閒遊市

中,遇著一個老叟,生得怎生模樣?頭帶箬葉冠,身穿百衲襖,腰繫黃絲絛,手

執逍遙扇。童顏鶴髮,碧眼方瞳。不是蓬萊仙長,也須學道高人。那老者看著黃

生,微微而笑。黃生見其儀容古雅,竦然起敬,邀至茶坊,獻茶敘話。那老者所

談,無非是理學名言,玄門妙諦,黃生不覺歎服。正當語酣之際,黃生偶然舉袂,

老者看見了那玉馬墜兒,道:“乞借一觀。”黃生即時解下,雙手獻與老者。老

者看了又看,嘖嘖歎賞,問道:“此墜價值幾何?老漢意欲奉價相求,未審郎君

允否?”黃生答道:“此乃家下祖遺之物,老翁若心愛,便當相贈,何論價乎!”

老者道:“既蒙郎君慷慨不吝,老漢何敢固辭!老漢他日亦有所報。”遂將此墜

懸掛在黃絲絛上,揮手而別,其去如飛。生愕然驚怪,想道:“此老定是異人,

恨不曾問其姓名也!”這段話閣過不題。

卻說荊襄節度使劉守道,平昔慕黃生才名,差官持手書一封,白金彩幣,聘

為幕賓。如何叫做幕賓?但凡幕府軍民事冗,要人商議,況一應章奏及書札,亦

須要個代筆,必得才智兼全之士,方稱其職。厚其禮幣,奉為上賓,所以謂之幕

賓,又謂之書記。有官職者,則謂之記室參軍。黃損秀才正當窮困無聊之際,卻

聞得劉節使有此美意,遂欣然許之。先寫了回書,打發來人;約定了日期,自到

荊州謁見。差官去了,黃生收拾衣裝,別過親友,一路搭船,行至江州。忽見巨

舟泊岸,篷窗雅潔,朱欄油幕,甚是整齊。黃生想道:“我若趁得此船,何愁江

中波浪之險乎!”適有一水手上岸沽酒,黃生尾其後而問之;“此舟從何而來?

今往何處?”水手答道:“徽人姓韓,今往蜀中做客。”黃生道:“此去蜀中,

必從荊江而過,小生正欲往彼,未審可容附舟否?”水手道:“船頗寬大,那爭

趁你一人。只是主人家眷在上,未知他意允否若何?”黃生取出青蚨三百,奉為

酒資,求其代言。水手道:“官人但少停於此,待我稟過主人,方敢相請。”須

臾,水手沽酒回來,黃生復囑其善言方便,水手應允。不一時,見船上以手相招,

黃生即登舟相問。水手道:“主人最重斯文,說是個單身秀士,並不推拒。但前

艙貨物充滿,只可於艄頭存坐,夜間在後火艙歇宿。主人家眷在於中艙,切須謹

慎,勿取其怪。”遂引黃生見了主人韓翁,言談之間,甚相器重。

是夜,黃生在後火艙中坐了一回,方欲解衣就寢,忽聞箏聲悽婉,其聲自中

艙而出。黃生披衣起坐,側耳聽之:乍雄乍細,若沉若浮。或如雁語長空,或如

鶴鳴曠野;或如清泉赴壑,或如亂雨灑窗。漢宮初奏《明妃曲》,唐家新譜《雨

淋鈴》。唐時第一琵琶手是康崑崙,第一箏手是郝善素。揚州妓女薛瓊瓊獨得郝

善素指法。瓊瓊與黃生最相契厚。僖宗皇帝妙選天下知音女子,入宮供奉,揚州

刺史以瓊瓊應選。黃生思之不置,遂不忍復聽彈箏。今日所聞箏聲,宛似瓊瓊所

彈,黃生暗暗稱奇。時夜深人靜,舟中俱已睡熟。黃生推篷而起,悄然從窗隙中

窺之,見艙中一幼女年未及笄,身穿杏紅輕綃,雲發半嚲,嬌豔非常。燃蘭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