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卷 一文錢小隙造奇冤 (第1/15頁)
世上何人會此言,休將名利掛心田。等閒倒盡十分酒,遇興高歌一百篇。物
外菸霞為伴侶,壺中日月任嬋娟。他時功滿歸何處?直駕雲車入洞天。
這八句詩,乃回道人所作。那道人是誰?姓呂,名嵒,號洞賓,嶽州河東人
氏。大唐鹹通中應進士舉,遊長安酒肆,遇正陽子鍾離先生,點破了黃粱夢,知
宦途不足戀,遂求度世之術。鍾離先生恐他立志未堅,十遍試過,知其可度。欲
授以黃白秘方,使之點石成金,濟世利物,然後三千功滿,八百行圓。洞賓問道:
“所點之金,後來還有變異否?”鍾離先生答道:“直待三千年後,還歸本質。”
洞賓愀然不樂道:“雖然遂我一時之願,可惜誤了三千年後遇金之人,弟子不願
受此方也!”鍾離先生呵呵大笑道:“汝有此好心,三千八百盡在於此。吾向蒙
苦竹真君分付道:‘汝遊人間,若遇兩口的,便是你的弟子。’遍遊天下,從沒
見有兩口之人。今汝姓呂,即其人也。”遂傳以分合陰陽之妙。洞賓修煉丹成,
發誓必須度盡天下眾生,方可上升。從此混跡塵途,自稱為回道人。回字也是二
口,暗藏著呂字。嘗遊長沙,手持小小磁罐乞錢,向市上大言:“我有長生不死
之方,有人肯施錢滿罐,便以方授之。”市人不信,爭以錢投罐,罐終不滿,眾
皆駭然。忽有一僧人推一車子錢從市東來,戲對道人說:“我這車子錢共有千貫,
你罐裡能容之否?”道人笑道:“連車子也推得進,何況錢乎?”那僧不以為然,
想著:“這罐子有多少大嘴,能容得車兒?明明是說謊!”道人見其沉吟,便道:
“只怕你不肯佈施,若道個肯字,不愁這車子不進我罐兒裡去。”此時眾人聚觀
者極多,一個個肉眼凡夫,誰人肯信,都去攛掇那僧人。那僧人也道必無此事,
便道:“看你本事,我有何不肯?”道人便將罐子側著,將罐口向著車兒,尚離
三步之遠,對僧人道:“你敢道三聲‘肯’麼?”僧人連叫三聲:“肯!肯!肯!”
每叫一聲肯,那車子便近一步。到第三個“肯”字,那車兒卻像罐內有人扯拽一
般,一溜子滾入罐內去了。眾人一個眼花,不見了車兒,發聲喊,齊道:“奇怪!
奇怪!”都來張那罐口,只見裡面黑洞洞地。那僧人就有不悅之意,問道:“你
那道人是神仙,還是幻術?”道人口占八句道:“非神亦非仙,非術亦非幻。天
地有終窮,桑田經幾變。此身非吾有,財又何足戀。苟不從吾遊,騎鯨騰汗漫。”
那僧人疑心是個妖術,欲同眾人執之送官。道人道:“你莫非懊悔,不捨得
這車子錢財麼?我今還你就是。”遂索紙筆,寫一道符投入罐內。喝聲“出!出!”
眾人千百隻眼睛,看著罐口,並無動靜。道人說道:“這罐子貪財,不肯送將出
來,待貧道自去討來還你。”說聲未了,聳身望罐口一跳,如落在萬丈深潭,影
兒也不見了。那僧人連呼:“道人出來!道人快出來!”罐裡並不則聲。僧人大
怒,提起罐兒,向地下一擲,其罐打得粉碎,也不見道人,也不見車兒,連先前
眾人佈施的散錢並無一個,正不知那裡去了?只見有字紙一幅,取來看時,題得
有詩四句道:“尋真要識真,見真渾未悟。一笑再相逢,驅車東平路。”
眾人正在傳觀,只見字跡漸滅,須臾之間,連這幅白紙也不見了。眾人才信
是神仙,一鬨而散。只有那僧人失脫了一車子錢財,意氣沮喪,忽想著詩中“一
笑再相逢,驅車東平路”之語,汲汲迴歸,行到東平路上,認得自家車兒,車上
錢物宛然,分毫不動。那道人立於車旁,舉手笑道:“相待久矣!錢車可自收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