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卷三十九 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 (第11/12頁)

加入書籤

不著,便好補填了。不要追究的是。”連忙掣籤,去喚前日差往蘇州下關文的應

捕來銷牌。

兩個應捕自那日與懶龍別後,來到家中。依他說話,各自家裡屋瓦中尋,果

然各有一包金子,上寫著日月封記,正是前日縣間失賊的日子。不知懶龍幾時送

來藏下的。應捕老大心驚,噙著指頭道:“早是不拿他來見官。他一口招出,搜

了贓去,渾身口洗不清。只是而今怎生回得官人的話?”叫了夥計,正自商量躊

躇,忽見縣裡差籤來到。只道是拿違限的,心裡慌張;誰知卻是來叫銷牌的!應

捕問其緣故,來差把衙中之事一一說了,道:“官人此時好不驚怕,還敢拿人?”

應捕方知懶龍果不失信,已到這裡弄了神通去了,委實好手段!

嘉靖末年,吳江一個知縣治行貪穢,心術狡狠。忽差心腹公人,齎了聘禮,

到蘇城求訪懶龍,要他到縣相見。懶龍應聘而來,見了知縣稟道:“不知相公呼

喚小人那廂使用?”知縣道:“一向聞得你名,有一機密事要你做去。”懶龍道:

“小人是市井無賴,既蒙相公青目,要幹何事,小人水火不避。”知縣屏退左右,

密與懶龍商量道:“叵耐巡按御史到我縣中,只管來尋我的不是。我要你去察院

衙裡偷了他印信出來,處置他不得做官了,方快我心!你成了事,我與你百金之

賞。”懶龍道:“管取手到拿來,不負臺旨。”果然去了半夜,把一顆察院印信

弄將出來,雙手遞與知縣。知縣大喜道:“果然妙手!雖紅線盜金盒,不過如此

神通罷了。”急取百金賞了懶龍,分付快些出境,不要留在地方。懶龍道:“多

謝相公厚賜,只是相公要此印怎麼?”知縣笑道:“此印已在我手,料他奈何我

不得了。”懶龍道:“小人蒙相公厚德,有句忠言要說。”知縣道:“怎麼?”

懶龍道:“小人躲在察院樑上半夜,偷看巡按爺燭下批詳文書,運筆如飛,處置

極當。這人敏捷聰察,瞞他不過的。相公明日不如竟將印信送還,只說是夜巡所

獲,賊已逃去。御史爺縱然不能無疑,卻是又感又怕,自然不敢與相公異同了。”

縣令道:“還了他的,卻不依舊讓他行事去?豈有此理!你自走你的路,不要管

我!”懶龍不敢再言,潛蹤去了。

卻說明日察院在私衙中開印來用,只剩得空匣。叫內班人等遍處尋覓,不見

蹤跡。察院心裡道:“再沒處去。那個知縣曉得我有些不象意他,此間是他地方,

奸細必多,叫人來設法過了。我自有處。”分付眾人不得把這事洩漏出去,仍把

印匣封鎖如常,推說有病,不開門坐堂。一應文移,權發巡捕官收貯。一連幾日。

知縣曉得這是他心病發了,暗暗笑著,卻不得不去問安。察院見傳報知縣來到,

即開小門請進。直請到內衙床前,歡然談笑。說著民風土俗、錢糧政務,無一不

剖膽傾心,津津不已。一茶未了,又是一茶。知縣見察院如此肝鬲相待,反覺局

蹐,不曉是甚麼緣故。正絮話間,忽報廚房發火,內班門皂、廚役紛紛趕進,只

叫:“燒將來了!爺爺快走!”察院變色,急走起來,手取封好的印匣親付與知

縣道:“煩賢令與我護持了出去,收在縣庫,就撥人夫快來救火!”知縣慌忙失

錯,又不好推得,只得抱了空匣出來。此時地方水夫俱集,把火救滅,只燒得廚

房兩間,公廨無事。察院分付把門關了。這個計較,乃是失印之後察院預先吩咐

下的。知縣回去思量道:“他把這空匣交在我手,若仍舊如此送還,他開來不見

印信,我這干係須推不去。”展轉無計,只得潤開封皮,把前日所偷之印仍放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