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十章 密議 (第3/18頁)

加入書籤

解。聽說福州林家有一名子弟,拜在令師門下,是不是?”令狐沖道:“正是。這林師弟

名叫林平之。”沖虛道:“他祖傳有一部《辟邪劍譜》,江湖上傳言已久,均說譜中所載

劍法,威力極大,老弟想來必有所聞。”令狐沖道:“是。”當下將如何在福州向陽巷中

尋到一件袈裟、如何嵩山派有人謀奪、自己如何受傷暈倒等情說了。沖虛沉吟半晌,道:

“按情理說,令師見到了這件袈裟,自會交給你林師弟。”令狐沖道:“是。可是後來師

妹卻又向我追討《辟邪劍譜》。其中疑難,實無法索解。晚輩蒙冤已久,那也不去理他,

但辟邪劍法到底實情如何。要向二位前輩請教。”沖虛向方證瞧了一眼,道:“方丈大師

,其中原委,請你向令狐老弟解說罷。”方證點了點頭,說道:“令狐掌門,你可聽到過

《葵花寶典》的名字?”令狐沖道:“曾聽晚輩師父提起過,他老人家說,《葵花寶典》

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秘笈,可是失傳已久,不知下落。後來晚輩又聽任教主說,他曾將《

葵花寶典》傳給了東方不敗,然則這部《葵花寶典》,目下是在日月教手中了。”方證搖

頭道:“日月教所得的殘缺不全,並非原書。”令狐沖應道:“是。”心想武林中的重大

隱秘之事,這兩位前輩倘若不知,旁人更不會知道,料來有一件武林大事,即將從方證大

師口中透露出來。方證抬起頭來,望著天空悠悠飄過的白雲,說道:“華山派當年有氣宗

、劍宗之分,一派分為兩宗。華山派前輩,曾因此而大動干戈,自相殘殺,這一節你是知

道的?”令狐沖道:“是。只是我師父亦未詳加教誨。”方證點頭道:“本派中同室操戈

,實非美事,是以嶽先生不願多談。華山派所以有氣宗、劍宗之分,據說便是因那部《葵

花寶典》而起。”他頓了一頓,緩緩說道:“這部《葵花寶典》,武林中向來都說,是前

朝皇宮中一位宦官所著。”令狐沖道:“宦官?”方證道:“宦官就是太監。”令狐沖點

頭道:“嗯。”方證道:“至於這位前輩的姓名,已經無可查考,以他這樣一位大高手,

為甚麼在皇宮中做太監,那是更加誰也不知道了。至於寶典中所載的武功,卻是精深之極

,三百餘年來,始終無一人能據書練成。百餘年前,這部寶典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其時莆田少林寺方丈紅葉禪師,乃是一位大智大慧的了不起人物,依照他老人家的武功

悟性,該當練成寶典上所載武功才是。但據他老人家的弟子說道,紅葉禪師並未練成。更

有人說,紅葉禪師參究多年,直到逝世,始終就沒起始練寶典中所載的武功。”令狐沖道

:“說不定此外另有秘奧訣竅,卻不載在書中,以致以紅葉禪師這樣的智慧之上,也難以

全部領悟,甚至根本無從著手。”方證大師點頭道:“這也大有可能,老衲和沖虛道兄都

無緣法見到寶典,否則雖不敢說修習,但看看其中到底是些甚麼高深莫測的文字,也是好

的。”

沖虛微微一笑,道:“大師卻動塵心了。咱們學武之人,不見到寶典則已,要是見到

,定然會廢寢忘食的研習參悟,結果不但誤了清修,反而空惹一身煩惱。咱們沒有緣份見

到,其實倒是福氣。”方證哈哈一笑,說道:“道兄說得是,老衲塵心不除,好生慚愧。”他轉頭又向令狐沖道:“據說華山派有兩位師兄弟,曾到莆田少林寺作客,不知因何機

緣,竟看到了這部《葵花寶典》。”令狐沖心想:“《葵花寶典》既如此要緊,莆田少林

寺自然秘不示人。華山派這兩名師兄弟能夠見到,定是偷看。方證大師說得客氣,不提這

個‘偷’字而已。”

方證又道:“其實匆匆之際,二人不及同時遍閱全書,當下二人分讀,一個人讀一半

,後來回到華山,共同參悟研討。不料二人將書中功夫一加印證,竟然牛頭不對馬嘴,全

然合不上來。二人都深信對方讀錯了書,只有自己所記得的才是對的。可是單憑自己所記

得的一小半,卻又不能依之照練。兩個本來親逾同胞骨肉的師兄弟,到後來竟變成了對頭

冤家。華山派分為氣宗、劍宗,也就由此而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