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 (第2/3頁)
起家員外散騎常侍。遭父喪,服闋,除太尉東閣祭酒。以天下方亂,遂解官
侍養,隱於林慮山。武定中,文襄徵為大將軍府功曹。齊受禪,於登壇所受中書
舍人,宣傳文武號令。楊遵彥每雲:“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後忽被中旨
幽執,竟不知所由。如此積年。文宣後自幸禁獄,執手愧謝,親解所著金帶及御
服賜之,即日起為尚書祠部郎中。孝昭攝政,除大丞相府功曹參軍,典機密。及
踐祚,除中書侍郎,封永樂縣伯,參軍國大事。及帝大漸,與平秦王歸彥、趙郡
王睿等同受顧託,迎立武成。即位,任遇轉隆,歷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侍
中、中書監。天統二年,詔特賜姓高氏,籍屬宗正,子弟依例歲時入朝。再遷尚
書左僕射,進封寧都郡公、侍中。
文遙歷事三主,明達世務,每臨軒,多命宣敕,號令文武,聲韻高朗,發吐
無滯。然探測上旨,時有委巷之言,故不為知音所重。齊因魏朝,宰縣多用廝濫,
至於士流恥居百里。文遙以縣令為字人之切,遂請革選。於是密令搜揚貴遊子弟,
發敕用之。猶恐其披訴,總召集神武門,令趙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
為縣,自此始也。既與趙彥深、和士開同被任遇,雖不如彥深清貞守道,又不為
士開貪淫亂政,在於季、孟之間。然性和厚,與物無競,故時論不在彥深之下。
初,文遙自洛遷鄴,惟有地十頃,家貧,所資衣食而已。魏之將季,宗姓被侮,
有人冒相侵奪,文遙即以與之。及貴,此人尚在,乃將家逃竄。文遙大驚,追加
慰撫,還以與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讓,遂為閒田。
至後主嗣位,趙郡王睿、婁定遠等謀出和士開,文遙亦參其議。睿見殺,文
遙由是出為西兗州刺史。詣士開別,士開曰:“處得言地,使元家兒作令僕,深
愧朝廷。”既言而悔,仍執手慰勉之。猶慮文遙自疑,用其子行恭為尚書郎,以
慰其心。士開死,自東徐州刺史徵入朝,竟不用,卒。
行恭美姿貌,有父風,兼俊才,位中書舍人,待詔文林館。齊亡,陽休之等
十八人同入關,稍遷司勳下大夫。隋開皇中,位尚書郎,坐事徙瓜州而卒。行恭
少頗驕恣,文遙令與范陽盧思道交遊。文遙嘗謂思道雲:“小兒比日微有所知,
是大弟之力,然白擲劇飲,甚得師風。”思道答雲:“郎辭情俊邁,自是克荷堂
構,而白擲劇飲,亦天性所得。”行恭弟行如,亦聰慧早成,武平末,任著作佐
郎。
趙彥深,自雲南陽宛人,漢太傅熹之後。高祖父難,為清河太守,有惠政,
遂家焉,清河後改為平原,故為平原人也。本名隱,避齊廟諱,改以字行。父奉
伯,仕魏位中書舍人、行洛陽令。彥深貴,贈司空。彥深幼孤貧,事母甚孝。年
十歲,曾候司徒崔光。光謂賓客曰:“古人觀眸子以知人,此人當必遠至。”性
聰敏,善書計,安閒樂道,不雜交遊,為雅論所歸服。昧爽輒自掃門外,不使人
見,率以為常。
初為尚書令司馬子如賤客,供寫書。子如善其無誤,欲將入觀省舍。隱靴無
氈,衣帽穿弊,子如給之。用為書令史,月餘,補正令史。神武在晉陽,索二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