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 (第2/3頁)

加入書籤

檢校趨走,與士開府僚不異。是時內官除授多由士開奏擬,子琮既恃內戚,兼帶

選曹,自擅權寵,頗生間隙。琅邪王儼殺士開,子琮與其事,就內省絞殺之。子

琮微有識鑑,及位望轉隆,宿心頓改。擢引非類,以為深交;縱其子弟,官位不

依倫次;又專營婚媾,歷選上門,例以官爵許之,旬日便驗。子慈正。

赫連子悅,字士欣,勃勃之後也。魏永安初,以軍功為濟州別駕。及高祖起

義,侯景為刺史,景本爾朱心腹,子悅勸景起義,景從之。除林慮守。世宗往晉

陽,路由是郡,因問所不便。悅答雲:“臨水、武安二縣去郡遙遠,山嶺重疊,

車步艱難,若東屬魏郡,則地平路近。”世宗笑曰:“卿徒知便民,不覺損幹。”

子悅答雲:“所言因民疾苦,不敢以私潤負心。”世宗雲:“卿能如此,甚善甚

善。”仍敕依事施行。在郡滿,更徵為臨漳令。後除鄭州刺史,於時新經河清大

水,民多逃散,子悅親加恤隱,戶口益增,治為天下之最。入為都官尚書,鄭州

民八百餘請立碑頌德,有詔許焉。後以本官兼吏部。子悅在官,唯以清勤自守,

既無學術,又闕風儀,人倫清鑑,去之彌遠,一旦居銓衡之首,大招物議。由是

除太常卿,卒。

唐邕,字道和,太原晉陽人,其先自晉昌徙焉。父靈芝,魏壽陽令。邕少明

敏,有治世才具。太昌初,或薦於高祖,命其直外兵曹,典執文帳。邕善書計,

強記默識,以幹濟見知,擢為世宗大將軍府參軍。及世宗崩,事出倉卒,顯祖部

分將士,鎮壓四方,夜中召邕支配,造次便了,顯祖甚重之。顯祖頻年出塞,邕

必陪從,專掌兵機。識悟閒明,承受敏速,自督將以還,軍吏以上,勞效由緒,

無不諳練,每有顧問,佔對如響。或於御前簡閱,雖三五千人,邕多不執文簿,

暗唱官位姓名,未常謬誤。七年,於羊汾堤講武,令邕總為諸軍節度。事畢,仍

監宴射之禮。是日,顯祖親執邕手,引至太后前,坐於丞相斛律金之上,啟太后

雲:“唐邕強幹,一人當千。”仍別賜錦彩錢帛。邕非唯強濟明辨,然亦善揣上

意,進取多途,是以恩寵日隆,委任彌重。顯祖又嘗對邕白太后雲:“唐邕分明

強記,每有軍機大事,手作文書,口且處分,耳又聽受,實是異人。”一日之中,

六度賜物。又嘗解所服青鼠皮裘賜邕,雲:“朕意在車馬衣裘與卿共弊。”十年,

從幸晉陽,除兼給事黃門侍郎,領中書舍人。顯祖嘗登童子佛寺,望幷州城曰:

“此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湯池,天府之國。”帝雲:“我謂唐邕是金

城,此非金城也。”其見重如此。其後語邕曰:“卿劬勞既久,欲除卿作州,頻

敕楊遵彥更求一人堪代卿者。遵彥雲比遍訪文武,如卿之徒實不可得,所以遂停

此意。卿宜勉之。”顯祖或時切責侍臣不稱旨者:“觀卿等舉措,不中與唐邕作

奴。”其見賞遇多此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