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三 (第2/6頁)

加入書籤

往來,常令景和對接,每與使人同射,百發百中,甚見推重。武平中,詔獄多令

中黃門等監治,恆令景和按覆,據理執正,由是過無枉濫。

後除特進、中領軍,封廣漢郡開國公。又隨斛律光率眾西討,克姚襄、白亭

二城,別封永寧郡開國公。又除領軍將軍。又從軍拔宜陽城,封開封郡開國公。

琅邪王之殺和士開也,兵指西闕,內外惶惑,莫知所為。景和請後主出千秋門自

號令。事平,除尚書右僕射、趙州刺史。尋遷河南行臺尚書右僕射、洛州刺史。

陳將吳明徹寇淮南,令景和率眾拒之,除領軍大將軍,封文城郡王,轉食高

陽郡幹。軍至柤口,值土人陳喧等作亂,景和平之。又有陽平人鄭子饒,詐依

佛道,設齋會,用米麵不多,供贍甚廣,密從地藏漸出餅飯,愚人以為神力,見

信於魏、衛之間。將為逆亂,謀洩,掩討漏逸。乃潛渡河,聚眾數千,自號長樂

王,已破乘氏縣,又欲襲西兗州城。景和自南兗州遣騎數百擊破之,斬首二千餘

級,生擒子饒,送京師烹之。及吳明徹圍壽陽,敕令景和與賀拔伏恩等赴救。景

和以尉破胡軍始喪敗,怯懦不敢進,頓兵淮口,頻有敕使催捉,然始渡淮。屬壽

陽已陷,狼狽北還,器械軍資,大致遺失。陳將蕭摩訶率步騎於淮北倉陵城截之,

景和得整旅逆戰,摩訶退歸。是時拒吳明徹者多致傾覆,唯景和全軍而還,由是

獲賞,除尚書令,別封西河郡開國公,賜錢二十萬,酒米十車。時陳人聲將渡淮,

令景和停軍西兗州,為拒守節度。武平六年病卒,年五十五。贈侍中、使持節、

都督定恆朔幽定平六州諸軍事、太尉公、錄尚書事、定州刺史。

長子信,機悟有風神,微涉書傳。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武衛將軍,於勳

貴子弟之中,稱其識鑑。於幷州降周軍,授上開府、軍正大夫。隋開皇中,卒於

洮州刺史。

少子宿達,武平末太子齋帥,有才藻檢行。開皇中,通事舍人。丁母憂,起

復,將赴京,辭靈慟哭而絕,久而獲蘇,不能下食,三日致死。

鮮于世榮,漁陽人也。父寶業,懷朔鎮將,武平初,贈儀同三司、祠部尚書、

朔州刺史。世榮少而沉敏,有器幹。興和二年,為高祖親信副都督,稍遷平西將

軍、賜爵石門縣子。後頻從顯祖討茹茹,破稽胡。又從高嶽平郢州,除持節、河

州刺史,食朝歌縣幹。尋為肅宗丞相府諮議參軍。皇建中,除儀同三司、武衛將

軍。天統二年,加開府,又除鄭州刺史。武平中,以平信州賊,除領軍將軍,轉

食上黨郡幹。從平高思好,封義陽王。七年,後主幸晉陽,令世榮以本官判尚書

右僕射事,貳北平王北宮留後。尋有敕令與吏部尚書袁聿修在尚書省檢試舉人。

為乘馬至雲龍門外入省北門,為憲司舉奏免官。後主圍平陽,除世榮領軍將軍。

周師將入鄴,除領軍大將軍、太子太傅,於城西拒戰,敗被擒,為周武所殺。世

榮雖武人無文藝,以朝危政亂,每竊嘆之。見徵稅無厭,賜與過度,發言嘆惜。

子子貞,武平末假儀同三司。

綦連猛,字武兒,代人也。其先姬姓,六國末,避亂出塞,保祁連山,因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