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三 (第5/6頁)
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顯祖,乃收景皓誅之,家屬徙彭城。由是
景安獨賜姓高氏,自外聽從本姓。
永弟種子豫,字景豫,美姿儀,有器幹。永安中,羽林監。元顥入洛,以守
河內功,賜爵永安君。後為濮陽郡守。魏彭城王韶引為開府諮議參軍,韶出鎮定
州,啟為定州司馬。及景安告景皓慢言,引豫言相應和。豫佔雲:“爾時以衣袖
掩景皓口,雲‘兄莫妄言’”。及問景皓,與豫所列符同,獲免。自外同聞語者
數人,皆流配遠方。豫卒于徐州刺史。
獨孤永業,字世基,本姓劉,中山人。母改適獨孤氏,永業幼孤,隨母為獨
孤家所育養,遂從其姓焉。止於軍士之中,有才幹,便弓馬。被簡擢補定州六州
都督,宿衛晉陽。或稱其有識用者,世宗與語悅之,超授中外府外兵參軍。天保
初,除中書舍人,豫州司馬。永業解書計,善歌舞,甚為顯祖所知。乾明初,出
為河陽行臺右丞,遷洛州刺史,又轉左丞,刺史如故,加散騎常侍。宜陽深在敵
境,周人於黑澗築城戍以斷糧道,永業亦築鎮以抗之。治邊甚有威信,遷行臺尚
書。至河清三年,周人寇洛州,永業恐刺史段思文不能自固,馳入金墉助守。周
人為土山地道,曉夕攻戰,經三旬,大軍至,寇乃退。永業久在河南,善於招撫,
歸降者萬計。選其二百人為爪牙,每先鋒以寡敵眾,周人憚之。加儀同三司,賞
賜甚厚。性鯁直,不交權勢。斛律光求二婢弗得,毀之於朝廷。河清末,徵為太
僕卿,以乞伏貴和代之,於是四境蹙弱,河洛人情騷動。
武平三年,遣永業取斛律豐洛,因以為北道行臺僕射、幽州刺史。尋徵為領
軍將軍。河洛民庶,多思永業,朝廷又以疆埸不安,除永業河陽道行臺僕射、洛
州刺史。周武帝親攻金墉,永業出兵御之。問曰:“是何達官,作何行動?”周
人曰:“至尊自來,主人何不出看客。”永業曰:“客行忽速,是故不出。”乃
通夜辦馬槽二千。周人聞之,以為大軍將至,乃解圍去。永業進位開府,封臨川
王。有甲士三萬,初聞晉州敗,請出兵北討,奏寢不報,永業慨憤。又聞幷州亦
陷,為周將常山公所逼,乃使其子須達告降於周。周武授永業上柱國。宣政末,
出為襄州總管。大象二年,為行軍總管崔彥睦所殺。
傅伏,太安人也。父元興,儀同、北蔚州刺史。伏少從戎,以戰功稍至開府、
永橋領民大都督。周帝前攻河陰,伏自橋夜渡,入守中氵單城。南城陷,被圍二
旬不下。救兵至,周師還,伏謂行臺乞伏貴和曰:“賊已疲弊,願得精騎二千追
擊之,可捷也。”貴和弗許。武平六年,除東雍州刺史。會周兵來逼,伏出戰,
卻之。周克晉州,執獲行臺尉相貴,以之招伏,伏不從。後主親救晉州,以伏為
行臺右僕射。周軍來掠,伏擊走之。周克幷州,遣韋孝寬與其子世寬來招伏曰:
“幷州已平,故遣公兒來報,便宜急下。”授上大將軍、武鄉郡開國公,即給告
身,以金馬瑙二酒鍾為信。伏不受,謂孝寬曰:“事君有死無貳,此兒為臣不能
竭忠,為子不能盡孝,人所仇疾,願即斬之,以號令天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