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97章 存忠義 更懷百姓 道心意 還設良謀

加入書籤

“於兄,怎可如此說話!”

鄭伯林聽得急起,趕忙要來阻止於成棟。

“成棟,今日此處並無外人,你說什麼,我都不怪你。”

古海峰也是深深地看了眼於成棟,說道。

他今夜將於成棟和鄭伯林召來,本意就是想聽聽他們的看法。

關於英王和福王,平日裡他也多有了解。福王治下的江南,向被世人稱羨,自福王發出討逆檄文以來,自北向南的人便日益見多,這充分說明了人心向背的現實。而英王,這個算是橫空出世的英才,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武林大會智敗朝廷大軍,西北之行又得復王和馬越鼎力襄助,出兵之後,更是所向披靡。這個年輕人,無疑,已然是許多人眼裡的天之驕子。

他古海峰,並不怕打仗。

他古海峰,向來以忠義自詡,向來也心懷著人間黎庶。他不像匡人傑那樣,只關注武事,自入大同府以來,他辦義學、興農桑、重經濟,將大同府治理成一派繁榮景象。

可是,這樣的景象,難道,要在一場大戰中毀於一旦麼?

事實上,他很清楚,若是兩軍對壘,他有可能將遇上自己這一生都沒遇到過的強大敵手,畢竟,淪陷的那些江山,是鐵一般的事實。他當然也不怕死,他相信,憑手中這二十萬兵馬,足可以令任何人都輕易討不得好去。

可是,這仗,該打麼?

這,才是他心中的結。

以臣子論,他須得盡忠職守,不管對錯是非,都得堅守下去。且,以私誼而言,靖王對於他,實是恩重如山。

可是,那些關於靖王的事,實在都真實得很。

這一點,他很清楚,只不過,平日裡,他不願去質疑,去面對罷了。

“將軍,成棟是何等樣人,您比誰都清楚。我同伯林一樣,若將軍要以身報國,我自亦當生死隨之。”

於成棟又補上一句,且深深地向古海峰一揖。

“嗯,你二人心意,我如何不知?要不然,今夜便也不會找你們來了。好了,咱們先不說那些了。我想聽聽,若是我等一意死守,又該如何守之?”

古海峰面色又復平靜,看著二人。

“將軍,而今局勢動盪,朝廷已是自顧不暇,故而,實如將軍所說,我大同府雖有雄兵二十萬,恐怕首要之計,仍是一個守字。至於如何守,成棟以為,首先應主動出擊,擴大外圍防禦,速遣兵至朔州,朔州不破,敵便一時難進。而大同府這邊,以將軍之威望,只消一月,定可募兵許多,屆時軍民同仇敵愾,足可應付強敵。”

於成棟也不客氣,接著就說。

“將軍,伯林還以為,那英王既為天下第一大幫丐幫之主,可想而知,那天下的丐幫弟子,甚至尋常百姓,都有可能順風從之。說不定,他們的細作,早已進了咱們大同府呢!故,須得由內入手,嚴加盤查,一面搜尋大同府的丐幫弟子,找到他們的巢穴所在,予以控制,一面清查近半月來進入大同府的外人,我想,必會有些收穫。”

鄭伯林也是漸入角色,拱手獻計。

“欲守大同,先固朔州,不錯!募兵備戰,嚴防滲透,也不錯!”

聽罷,古海峰點了點頭,目視二人,以示嘉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