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竹德修身之道 (第1/3頁)

加入書籤

顧清萍俯身時,袖中青玉竹節佩撞在磚地上,發出清越聲響。朱標伸手相扶,觸到她腕間冰涼的翡翠鴛鴦佩,兩枚玉佩紋路交錯,宛如陰陽相合。

“妾,顧氏清萍,參見殿下。“她依禮自稱時,聽見朱瀚在丹陛上方輕笑:“標兒,你的太子妃,禮數週全得很哪。“

禮成後,朱標攜她步入東宮正殿。七十二盞琉璃宮燈將殿內照得亮如白晝,案頭擺著合巹酒,酒盞是鎏金錯銀的竹節造型。

“這合巹酒,孤特意命人制成竹香。“朱標斟酒時,袖口露出那枚青玉竹節佩,“清萍,你可知竹的另一重寓意?“

顧清萍望著酒液中晃動的竹影,忽然想起昨夜父親的話:“顧家女兒,當如竹般寧折不彎。“她仰頭飲盡杯中酒,辛辣入喉時聽見朱標低笑:“竹雖空心,卻能容天地。“

窗外忽然傳來細碎的腳步聲,接著是朱瀚低沉的嗓音:“標兒,該去奉先殿行廟見禮了。“

顧清萍望著太子玄色蟒紋袍角消失在殿外,忽然瞥見案頭擺著的那盆文竹。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竹葉上灑下細碎金斑,恍若東宮那夜的星辰。

“太子妃請看。“掌事女官孟尚宮捧著鎏金禮盤走近,“這是殿下昨夜親制的竹紋玉簪,說與您的玉佩相配。“

顧清萍接過玉簪時,指尖觸到簪尾刻著的“標“字,筆跡遒勁如刀刻。孟尚宮壓低聲音:“殿下還吩咐,若您在宮中遇險,可持此簪往靖王府求助。“

暮色初臨時,朱標從奉先殿歸來。他玄色袍角沾著香灰,眉間硃砂痣在燭光下泛著柔光。顧清萍正立在院中,手中握著他親制的竹紋玉簪。

“清萍。“朱標伸手欲攬她肩,卻又止住,“你……可還習慣?“

顧清萍將玉簪插入雲鬢,青玉映著燭光:“殿下,這深宮如竹海,清萍願做那支最高的竹。“她忽然踮起腳尖,在太子唇角落下一吻,“殿下可願做那陣東風?“

朱標望著她眼中跳動的燭光,忽然想起朱瀚白日裡的話:“東風既來,何愁竹不青霄?“他伸手攬住她腰肢,掌下玉佩溫潤如初:“孤的東風,自當助清萍直上青雲。“

是夜,東宮燭火通明。顧清萍倚在朱標懷中,聽他講述塞北戰場的烽火。窗外竹影婆娑,月光將文竹新抽的嫩芽映在窗紗上,宛如未乾的墨跡。

“清萍,你可知竹最難得的是什麼?“朱標指尖撫過她鬢邊青玉簪。

“是節。“顧清萍握住他手腕,“殿下,清萍的節,在。“

遠處忽然傳來梆子聲,三更天了。朱標望著懷中沉睡的新婦,忽然想起朱瀚白日裡塞給他的字條,上面墨痕淋漓:“竹有七德,清萍已具其六。最後一德,需你二人共同修煉。“

晨光再臨東宮時,顧清萍在銅鏡前梳妝。她望著鏡中太子妃的華美裝扮,忽然發現案頭文竹又抽了新芽。

孟尚宮捧著禮單進來:“殿下吩咐,今日要去坤寧宮行謁見禮。“

顧清萍起身時,袖中青玉竹節佩與腰間翡翠鴛鴦佩相擊,發出清越聲響。她忽然想起昨夜朱標的話:“這深宮,你我需如竹般並肩。“

晨光透過坤寧宮雕花窗欞,在金磚地上灑下細碎金斑。顧清萍跟在朱標身後,手中捧著馬皇后賜的玉如意,那溫潤的觸感讓她想起昨夜太子撫過她鬢邊的溫度。

“臣媳顧氏,參見皇后娘娘。“她行完六肅三跪三拜禮,聽見頭頂傳來馬皇后溫和的聲音:“起來吧,賜座。“

顧清萍起身時,瞥見馬皇后座下襬著的那盆綠萼梅,枝椏間綴著點點白蕊,恍若昨夜東宮的星光。

這位馬馬皇后以賢德著稱,但眼中偶爾閃過的鋒鋩,讓她想起塞北的秋風。

“聽說太子妃擅女紅?“馬皇后忽然開口,宮女捧著繡繃上前,“這是本宮未完成的百子千孫圖,太子妃可願指點一二?“

顧清萍接過繡繃,指尖撫過細膩的蘇繡針腳。她想起母親唐氏教她刺繡時的叮囑:“針腳要密,心思要正。“她拈起銀針,在牡丹花蕊處補了兩針,針腳藏得毫無痕跡。

“娘娘的繡工已臻化境,臣媳不過錦上添花。“

她將繡繃奉還時,馬皇后忽然握住她手腕:“好個'錦上添花',太子妃可知,這深宮最缺的,便是能錦上添花的人。“

顧清萍抬頭時,正撞上馬皇后審視的目光。這位曾隨太祖征戰沙場的女子,眼中既有威嚴又有慈愛,讓她想起東宮那盆文竹——看似柔弱,實則堅韌。

“臣媳愚鈍,請娘娘賜教。“她低頭時,袖中青玉竹節佩撞在馬皇后腕間的翡翠鐲上,發出清越聲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