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燕王軍馬距此五里! (第3/3頁)
朱瀚見她如此認真,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欣慰之情。
他拍了拍顧清萍的肩膀,語氣溫和了許多:“太子妃,你不僅是太子的賢內助,更是大明的棟樑之才。我相信,有你在,太子定能穩坐東宮,守護這片江山。”
顧清萍抬頭望向朱瀚,眼中滿是感激之情:“皇叔過獎了,臣媳只是儘自己的本分而已。”
第二日清晨,奉天殿內,文武百官肅立,氣氛凝重。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電,掃視著階下的眾人。
朱瀚出列行禮,聲音洪亮:“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朱元璋微微頷首:“講。”
朱瀚從袖中掏出那封火漆密信,雙手呈上:“陛下,這是臣截獲的瓦剌密信,信中提及瓦剌三王子巴圖爾與燕王朱棣暗中勾結,企圖借和親之事削弱太子勢力。”
朱元璋聞言,眉頭緊鎖,接過密信仔細觀看。片刻後,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喝道:“朱棣!他竟敢勾結外敵,謀反作亂!”
朱標慌忙跪地:“父皇息怒,四弟或許只是一時糊塗,兒臣願親自前往燕地,查明真相。”
朱元璋冷哼一聲:“糊塗?他若真是糊塗,又怎會暗中與瓦剌勾結?標兒,你莫要為他求情,朕自有決斷。”
說著,他轉向朱瀚:“瀚弟,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處理。朕要你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覆。”
朱瀚躬身行禮:“臣遵旨。”
早朝結束後,朱瀚與朱標、顧清萍一同返回東宮。路上,朱標憂心忡忡地問道:“皇叔,四弟他真的會謀反嗎?”
朱瀚沉聲道:“標兒,人心隔肚皮,朱棣此人野心勃勃,早已對皇位虎視眈眈。此次他與瓦剌勾結,便是最好的證明。”
朱標聞言,不禁握緊了拳頭:“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朱瀚望向顧清萍:“太子妃,你可有何良策?”
顧清萍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臣媳以為,我們可分兩路行動。一路由殿下親自前往燕地,查明真相,穩住朱棣;另一路則由皇叔率兵駐守邊疆,以防瓦剌趁機入侵。”
朱瀚聞言,不禁點了點頭:“太子妃此計甚妙。標兒,你意下如何?”
朱標沉吟片刻,隨即點頭道:“就依太子妃所言。我即刻啟程前往燕地,皇叔則率兵駐守邊疆。”
朱瀚頷首道:“好,那此事便這麼定了。標兒,你此行務必小心謹慎,莫要讓朱棣察覺出異樣。”
朱標拱手道:“兒臣遵旨。”
“殿下,燕地往北平方向三十里的驛站,昨夜走了八匹快馬。“暗影衛統領單膝跪在青磚地上,甲冑縫隙裡滲著草葉間的露水,“馬掌上烙著狼頭紋。“
朱標指尖摩挲著案頭染血的羊皮卷軸,那是三日前從瓦剌密使身上搜出的燕地輿圖,硃砂標記處赫然是居庸關隘口。
窗外殘月如鉤,照得他眉間硃砂痣猩紅如血:“皇叔的玄甲軍到哪了?“
“三日前已出古北口,按腳程今夜該到懷來。“暗影衛壓低聲音,“可要傳訊示警?“
朱標忽然想起臨行前顧清萍為他系甲冑時,青玉竹節佩撞在玄鐵護心鏡上的清響。她當時說:“竹節空而能容,殿下此去當以柔克剛。“
“不必。“他提起硃筆在輿圖上圈出三處隘口,“命玄甲軍後撤二十里,在雞鳴驛外設伏。“
筆尖懸在紙面,一滴墨漬洇開成玄色梅花,“四弟既想請君入甕,孤便給他個甕中捉鱉。“
雞鳴驛外,朱瀚勒馬立於山崖之上。玄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身後三千輕騎如幽靈般潛伏在枯黃葦草間。
他望著官道盡頭揚起的煙塵,忽然解開腰間酒囊痛飲一口,烈酒入喉激起喉間冷笑:“當年瓦剌薩滿咒本王斷子絕孫,今日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斷誰的根。“
“報——“斥候從崖下飛掠而上,“燕王軍馬距此五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