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漠南三州,可換 (第2/3頁)
嬤嬤忽然冷笑:“太子妃好手段,可惜……“她突然咬碎牙間毒囊,七竅流血而亡。
顧清萍望著燃燒的密信,忽然想起朱瀚曾說過:“竹生風雷,需借勢。“她撿起未燃盡的帛書碎片,轉身對孟尚宮道:“速去靖王府,請皇叔調兵!“
朱標望著城樓下堆積如山的瓦剌騎兵屍首,玄甲上沾滿凝結的血珠。他忽然想起顧清萍昨夜送來的密信,上面只有八個字:“竹生三寸,雷動九天。“
“殿下!“朱瀚策馬而來,鐵甲上沾著草屑,“瓦剌主力已潰,巴圖爾往漠北逃了。“他摘下染血的頭盔,露出額間新添的刀傷,“不過……“
“不過什麼?“朱標望著居庸關外染紅的護城河,忽然聽見遠處傳來熟悉的馬蹄聲。
“不過你這位四弟,倒是送來了份大禮。“朱瀚將染血的密信扔給朱標,“他在北平私養的鐵騎,此刻怕是正圍著金陵打轉呢。“
朱標展開密信,朱棣的字跡力透紙背:“兄長可知,竹移三寸,當先斷其根?“信箋背面畫著個猙獰的狼頭,正是瓦剌王族圖騰。
“傳令玄甲軍,立即回師金陵!“朱標將密信付之一炬,火光映得他眉間硃砂痣猩紅如血,“孤的東風,該回宮了。“
金陵城外,玄甲軍如黑色洪流般席捲而至。顧清萍站在城樓上,望著朱瀚的旌旗在暮色中獵獵作響。
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坤寧宮,馬皇后將皇后鳳印交與她時的話:“竹有七德,最後一德,需你與標兒共同修煉。“
“清萍!“朱標的聲音從城下傳來,她轉身望去,見太子玄甲未卸,眉間硃砂痣在暮色中泛著柔光。他手中握著那支竹紋玉簪,簪尾“標“字在火光下遒勁如刀刻。
“殿下可願做那陣東風?“她忽然踮起腳尖,在太子唇角落下一吻。遠處,玄甲軍的吶喊聲震天動地,恍若當年塞北的烽火。
“孤的東風,自當助清萍直上青雲。“朱標攬住她腰肢,掌下玉佩溫潤如初。
城樓下,朱瀚的戰馬打著響鼻,這位殺神王爺望著糾纏在一起的竹紋玉佩,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密室,顧清萍將《武穆遺書》殘篇塞進他懷中時的話:“皇叔,竹移三寸的奧妙,不在移,在養。“
夜色漸深,金陵城頭飄起細雪。顧清萍靠在朱標肩頭,望著漫天飛雪中的文竹新芽。
她忽然想起馬皇后折斷竹枝時的話:“空心能容天地,亦能生風雷。“
“殿下,竹已移三寸。“她握緊袖中的竹節佩,“該生風雷了。“
朱標望著城下如墨的玄甲軍,忽然展開朱元璋的密詔。詔書上的字跡力透紙背:“標兒,竹德修身,當以雷霆手段,護我山河。“他轉身對朱瀚道:“皇叔,明日早朝……“
“臣明白。“朱瀚單膝跪地,鐵甲撞出鏗鏘聲響,“當以七德之名,清君側,靖天下!“
“竹生三寸,雷動九天。“她撫過鬢邊青玉簪,忽然聽見窗外傳來熟悉的馬蹄聲。孟尚宮捧著禮單進來:“娘娘,該去奉天殿了。“
顧清萍起身時,袖中竹節佩與腰間翡翠鴛鴦佩相擊,發出清越聲響。
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坤寧宮,馬皇后將皇后鳳印交與她時,眼中既有鋒芒又有慈愛:“清萍,這深宮,需如竹般堅韌。“
奉天殿內,文武百官已等候多時。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電掃過階下眾人。當顧清萍與朱標並肩而入時,滿殿目光皆聚在他們身上。
“臣媳顧氏,參見陛下。“顧清萍行完禮,忽然出列,“臣媳有本要奏。“
滿殿皆驚,朱元璋挑眉:“太子妃有何要事?“
顧清萍從袖中取出染血的帛書碎片:“三日前,坤寧宮走水,臣媳在火場中發現瓦剌密信。“
她抬頭望著階下跪著的朱棣,對方玄袍上沾著草屑,顯然剛從戰場歸來,“密信中提及'燕地鐵騎,可圖金陵'。“
朱棣猛地抬頭:“父皇,這是構陷!“
“構陷?“顧清萍冷笑,“那賢妃宮中的掌事嬤嬤,為何抱著密信往火場裡衝?“她忽然轉身對朱瀚道:“皇叔,請將證人帶上來。“
朱瀚拍手,兩名玄甲軍押著個渾身是血的男子上殿。那男子正是瓦剌三王子巴圖爾,此刻右臂齊根而斷,傷口用金瘡藥草草地敷著。
“說!“朱瀚刀尖抵住巴圖爾咽喉,“瓦剌與燕王如何勾結?“
巴圖爾望著朱棣,忽然大笑:“燕王殿下,你答應我的漠南牧場……“
↑返回頂部↑